第二百四十一章 唯快不破

這一日,伍舉一如既往的是率領大軍前去叩關。

“諸樊小兒!快快出來受死!”

諸樊見得伍舉又是率軍前來叫罵,也二話不說,一如往常那般,徑直是率軍出關迎敵:

“哼!伍舉老匹夫,有本事你今日便休要逃走!來與寡人大戰三百回合!”

諸樊回罷,二話不說,徑直是掩軍殺來。

但是,兩軍這剛一交手,伍舉便立時是下令後撤,以期是誘敵入林。

但吳王諸樊也並不傻,只殺了一陣後,見此情景知道其中必然有詐,於是便只管是領兵又回了。

而當孫武是遙遙望見了敗退下來的楚軍,當即是與身邊的李然言道:

“伍舉大夫此舉雖是能夠消耗吳軍的銳氣,可長此以往,楚軍的士氣同樣也會被耗盡。”

“一旦吳軍再有援軍馳援,屆時我們便再無人數上的優勢,此戰必敗無疑啊!”

李然當然也看出了這一點,聞聲亦是一陣點頭稱是。

此時,只聽孫武是繼續言道:

“如今,唯有是引一支奇兵前去引誘吳軍決戰,另再安排好精銳部隊進行埋伏兩側,或可一擊成功。”

李然知道,孫武這是“技術控”的癮又犯了。所以是與他進行著“技術研討”。

但現在的問題是,伍舉本來也是這麽玩的。孫武的這些個說辭,似乎跟伍舉如今的作派並無二致。

吳王諸樊自上一次虎口脫險後,如今便早已是學聰明了。見得伍舉往後撤退,也不再追擊。所以,伍舉才完全找不到辦法與諸樊決戰。

正所謂“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所以,顯而易見的,要想把所有吳軍引來決戰,那就必須是對其有足夠的吸引力。

當他二人於楚營內正說著,恰巧遇到伍舉是又一次無功而返。李然見狀,自是上前慰勞一番。

言語間,有意無意的,是將孫武的想法與伍舉說了一番。

伍舉聽罷,卻是一聲嗤笑,並是搖頭言道:

“如此已經反復七日,那諸樊小兒卻始終不肯出來。若只憑長卿一人,又何以能引得他出關決戰?”

事實上,伍舉這幾日早就是一直在不斷的嘗試著誘敵來追,卻始終無果。

既如此,量他孫武又能如何引出諸樊來?

“呵呵,這其實又有何難?只再羞辱他一番即可!”

孫武這時亦是快步上前,並如是搶先回道。一時眼睛裏忽然是閃過一抹淩厲之色。

聽得這話,伍舉又是一陣眉頭緊皺,顯然他對於孫武方才所言依舊是頗為不解。

然而,此時孫武也不與他解釋,只顧是抱拳恭身言道:

“還請大夫予在下三千精銳,剩下的人,大夫可自行安排於山谷之中,待得在下將吳軍悉數引出,大夫全軍盡出,必能將其一網打盡!”

李然與伍舉聽他此言,皆是不由一驚。只不過他二人所驚訝的點卻是各不相同。

對於孫武的本事,李然自然是最清楚不過的。

李然同時也知道,孫武之所以會獻策,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他作為“技術控”的不由自主。李然作為理科生,其實非常理解孫武的心情。

可他的信任如今其實並沒有什麽用,現在最關鍵是要看伍舉。

所以,李然雖然也本來並不想過多的摻和,但是孫武既然開口了,李然就也無道理不附和一聲。於是,便開口與伍舉是建議言道:

“長卿既有如此的自信,大夫或許可以試上一試。縱是長卿的籌謀不成,結果總也不會比現在更糟。”

三千人,顯然也是不算少的了。用三千人去冒險一試,這代價對於伍舉而言也不可謂不大。

但是,他自己也心裏清楚,現如今若想攻克舒鳩,便唯有出奇致勝。

經過他這七日來的消耗,吳軍的士氣恐怕也早已是泄了。或許,也是時候該冒險一試了!

而如今所欠缺的,唯獨就是一口像孫武這般的利刃而已。

當伍舉見得孫武是如此的少年意氣,也是不由感慨:

“呵呵,好!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血性!本帥便許你三千精銳!”

於是,他當即下令,讓孫武是率領三千人前去叫陣挑釁,而後他自己則將大軍退至通往離城的山谷埋伏。

黃昏時候,一切準備就緒。

孫武點齊了三千楚人,卻讓他們悉數卸去了身上的披甲,只以戎服著在外面。而且,還盡棄了戈戟,而只管讓他們各自選用了更為稱手的短兵器。

這些個楚人,也完全不知道這孫武到底是在葫蘆裏賣得什麽藥?戰場之上,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改長柄為短兵,而且還把披甲都給卸了,這確定不是要他們去送死?

但是,他們身為楚卒,既然是劃撥給了孫武,他們如今卻也只有聽命的份。即便是知道是去送死,他們又能有什麽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