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君子之道

申無宇素來敏於事,所以他的懷疑其實是對的,李然的確是“利用”了他。

李然知道申無宇是個什麽樣的人,當申無宇和伍奢前來拜訪自己之時,他故意是以“明哲保身”之辭言語相激,而其目的,就是為了激得申無宇自己去行動。

果不其然,他的言語也的確是激到了申無宇。尤其是李然當時的那一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作派。

申無宇終是按捺不住,第一個跑去勸諫了楚王。

這也就有了後來的事。

他救下申無宇,又在楚王賞賜他時,舉薦申無宇,再用他早就準備妥當的“申無宇祖上的故事”進行了一番遊說,更兼申無宇自身對於楚王,以及楚國的忠誠,便是順理成章的讓他獲得了上大夫的身份。

由此,李然的整個計劃都得以順利的實施,並沒有出現任何的錯漏。

無論是楚王還是申無宇,一切都在李然的算計之中,他們的性格與智慧,李然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但也由此可見,在這種君權專制的制度下,若是想要捧一個人上位,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可實在是太繁復了。

饒是李然這般,為了不讓楚王有所猜忌,他也不得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復設計鋪墊。

而此時的申無宇,在看穿了李然的計劃後,恍然之間,心中的駭然也隨之升騰。

他沒想到自己的“魯莽”,居然自始至終都是在李然的算計之中,而他此前卻還傻傻的以為這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天命使然”。

他感受到了李然的可怕之處。

而且,他也深深的感覺到了自己似乎是被利用了。

同時,他的心中對李然的另外一種懷疑和猜測也隨之浮現。

“明公如此算計,難道只是為了替我們楚國揪出這個內奸?”

他懷疑起了李然的真正動機。

畢竟李然之前就曾說過,他與楚王約定三事之後,便會離去。

按理說,他對楚王之事理應不會如此關切才是。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呵呵,大夫不必懷疑。”

“不可否認,然確是利用了大夫的‘仗義耿直’,然而這亦是無奈之舉。”

“此奸細的身份來歷,恐怕並不簡單。其背後之人,恐怕亦不僅是為了為禍楚國這麽簡單。若是不除,恐怕天下都會為之不寧。”

“而若想查出此人的底細,然也實在找不到其他可信之人了,所以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讓大夫代勞了。”

“但大夫彼時的身份卑微,不足以堪此重任。所以李然雖是謀劃甚多,卻是始終少了一個得力的佐助。”

“今天幸能得大夫相助,李然心中亦是甚慰。”

對於申無宇的心中不滿,李然沒辦法去撫平,所以他只能就事論事。

如果他還能有更好的選擇,他當然也不至於會提前把申無宇給推上歷史舞台。

“哼,明公這話說得倒是輕巧,但明公可曾想過,倘若大王知道了這些,大王又會如何作想?”

“無宇與明公不過數面之緣,明公卻如此提撥無宇,殊不知大王最忌的便是朝臣們私下結黨,而明公之於大王,更是管仲之於齊桓公。明公如此行事,大王屆時又如何能忍?”

看吧,這就是申無宇剛烈一面的體現。

即便是李然,一個剛剛把他扶立為上大夫的恩人,他都能毫無顧忌的對其出言質問。這種刻入他骨子裏的剛正不阿,已然成為他為人處世最為鮮明的特征,無論歲月如何流逝,也都已經無法將之抹去。

而這一份耿直,也終將會傳承到他自己的子嗣的身上。

李然聞聲,當即笑道:

“呵呵,清者自清,然可從未如此想過。只是……大夫難道就不想查清楚這藏在楚國內的奸細到底是誰麽?”

而李然輕輕一撥,便將他對自己的這種不滿轉移了。

“大夫對然之不滿,然無話可說。”

“可眼下這楚國的內奸卻隨時都有可能再次行動,此人對於楚國危害甚大,大夫若當真想為這個國家盡忠盡職,那便與然一道,將其揪出,如何?”

對於申無宇的這一番質疑,李然卻顯得是漠不關心。

畢竟,申無宇乃是堂堂的君子。正所謂“君子易事而難說,小人難事而易說”。

他非常清楚,申無宇不滿歸不滿,但他絕對不會因此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

那麽,只要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是志同道合的,至於其他的,便都成了次要的。

聽得李然如此言道,申無宇一時只得沉默。

他當然不想繼續被李然所利用,可他也不能放任這個奸細繼續為害楚國。

半晌之後,他才看著李然道:

“無宇願與明公一道揪出此人,但煩請明公日後有所謀劃時,定要與無宇言明清楚,也好讓無宇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