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

慶封的腦袋砍與不砍,如今竟成了一個難題。

楚王原本拋出這一議題時,可能怎麽也沒想到,他自己居然也會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難。

正如李然所說的。

砍了吧?那便失去了一個對吳國內情極為熟知的向導,那日後楚國在對吳用兵,就可能免不了要被吳軍各種各樣的花招所掣肘。

但不砍吧?又何以服人?又何以提振他楚國之師的士氣?

在經過一番權衡利弊後,楚王終於是緩緩擡起了頭,又目光迥然的看著李然道:

“逆賊慶封,死有余辜,先生便不要再為其求情了。”

是的,楚王最終還是選擇要砍了慶封的腦袋!

他的語氣中略帶著一股冷漠,臉色也十分的冷峻,這話聽上去給人以一種不容置疑的感覺。

而在場諸位楚臣皆是一振,並急忙是朝著楚王叩首拜道:

“大王英明!”

李然見狀,頓時一愣,正要出言勸諫,卻不料楚王擺手將其阻止。

只聽楚王又淡淡解釋道:

“先生所言不無道理,然則一個小小慶封又如何能比得上我楚國十萬大軍的士氣?”

“吳國彈丸之地,本王彈指間便能將其覆滅,又何須慶封?”

話到這裏,楚王的態度已經十分明朗,他最終還是站在了他的臣子以及季弟這一邊。

不得不說,他的這一選擇,實在是很符合楚人的一貫作風。

因為他想建功立業,他想帶領楚國光復當年楚莊王的霸業,那就必須要仰仗他手底下的這些個將領。

更何況他此次親征,將都城遷至乾溪,為的便是要重振國威,以最剛猛的氣勢,虎視東吳!踏平東吳!並以此進一步威懾中原!

他完全不屑慶封腦袋裏的那些東西。反而是他的這顆腦袋本身,對他而言倒是顯得更為重要些。

總而言之,在楚王的眼中,如今楚軍的士氣才是最為關鍵的所在!

這也難怪,當遠慮和近憂發生沖突的時候,尤其未來局勢依舊處於不明朗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更為穩妥的方案。

也就是選擇先解決眼前的困難。

當然,楚王這一次之所以斷然拒絕了李然的建議,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他對李然的言語,第一次產生了懷疑。

換句話說,他開始有些不相信李然的話了。

他懷疑李然剛才所言的真正用意,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為了楚國著想,而是有著其他的目的。

慶封或許當真是知道一些關於吳國情況的。

可這對於他即將發動的對吳之戰,當真能起到什麽關鍵性的作用麽?

戰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甭說慶封如今已經是階下囚,他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本身可能已經發生了改變。

就算他知道的某些信息完全沒變化,那又如何呢?他楚王即便再神經大條,難道他當真能信得過慶封的鬼話?

所以,李然的這個話裏,其實是有一處極為嚴重的邏輯漏洞的。而正是這一漏洞,此刻卻讓楚王是直接對他這個人都產生了懷疑。

李然之所以如此強調留慶封一條性命,其中定有其他原因。

楚王並不知這原因到底是什麽,不過他可以感覺得到,此番李然的勸諫並非出自真心。

李然看著果斷決絕的楚王,腦海之中一時一片空白,他沒想到楚王會在這時候居然會拒絕他的建議。

他想要再說點什麽來繼續挽回頹勢,可是卻又不知還能說些什麽。

隨後,他也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楚王最終下達了進駐朱方城,召開誓師大會的召令。

前面已經說了,楚王此次親征,為的就是要親自建功立業,鐘離雖破,可他卻並未染指其中分毫,這對他而言自是不滿足的。

而召開誓師大會,為的就是借此機會能夠刷一刷他自己的存在感。

李然也並沒有再出面阻止,因為他知道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沒用了。

當李然從大帳退出來,孫武得知了楚王即將要砍慶封腦袋的這個消息,當即是皺眉道:

“先生,楚王如此執意而為,恐是要置先生於不義啊!”

李然答應過慶封,要保他一條性命,可“倔強”的楚王並未如他所願。

“哎,楚王糊塗啊!”

“糊塗!當真糊塗!”

李然氣得一巴掌拍在案幾上,杯盞翻倒,發出清脆聲響。

他臉上的憤慨以及懊惱肉眼可見,原本還算英俊的面龐頓時變得十分的愁苦。

“那我們要不……”

孫武望了一眼左軍大營,意思很明顯——直接放了慶封。

誰知李然卻是一臉無奈的搖頭言道:

“莫說是慶封絕難是逃出乾溪,若是他當真出逃了,那就無異於置我們自己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