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正如觀從所言,李然就算知道了今晚觀從所言的一切,那又能怎麽樣呢?又能改變什麽呢?

楚王如今的自我膨脹已經達到一個頂峰,且不說李然,便是伍舉的勸諫,他也是當作耳旁風,置若罔聞。

所以,即便李然是將今晚之事據實以告,想必楚王聽罷過後也只會一個“哈哈”了事。

觀從對目下的局勢拿捏得可謂十分準確,他知道如今已無人能夠阻止他完成這一切了,所以他才會選擇看似極為“貿然”的前來告訴李然這一切。

從這一點來看,此人心思真不可謂不縝密。

李然並沒有搭話,事實上他也沒什麽好說的。畢竟一如觀從所言,此時此刻他的確什麽也做不了。

觀從見狀,眼神微轉,並是再度朝著李然躬身道:

“少閣主即將遠行,從不敢托大,故特來送行,預祝少閣主平安歸鄭。”

“另外……”

話到此處,觀從微微一頓。

李然則是擡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只聽觀從是繼續言道:

“從自與少閣主相識,多有得罪,此實屬情非得已,故還望少閣主能莫要介意。今夜相談,還是頭一回我二人能夠如此坦誠相見,既如此,從也就不再隱瞞了。”

“實不相瞞,從其實還有一不情之請。”

李然一聽觀從竟突然這般恭維於他,他也不由一怔,隨後只聽觀從是繼續言道:

“從雖是欲扶立四王子即位,也希望藉此良機得以報仇雪恨。然四王子此人,氣量狹隘,妒賢嫉能,且為人陰險,待從將其扶上大位後,從恐怕也必不為其所容。”

“故,從也不得不為自己提前尋好新的去處。”

“少閣主恣肆萬千,智絕當代,他日有所為,必是千古流傳,從敬慕甚多,懇請少閣主日後能予以收留!”

言罷,觀從躬身再拜,臉上恭敬之色,一時溢於言表。

原來,這才是今天觀從前來的真實目的。

隨著自己的大計接近尾聲,觀從自知不久之後也必然會被王子棄疾清算。因此,提前為自己再謀一個安穩的去處,對他而言就成了最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放眼整個天下,顯然李然這裏是其中最為合適的那一個。

再加上李然本來就是道紀少閣主的身份,觀從若不跟隨他,他還能跟隨誰呢?

“大夫如此而言,倒叫然不勝惶恐。”

“然何德何能竟可得大夫這等的奇才相隨啊……”

李然苦笑著擺手,既未正面拒絕,但也並未直接答應。

對於這樣的人,李然多少還是要留個心眼的。

之前,他一直以為觀從乃是跟定楚王的,畢竟表面上看,他二人主仆關系是如此的密切。可想不到,到頭來觀從竟是個鉤子!而且還是王子棄疾手下的鉤子!

如此的城府心機,如此的詭譎陰柔,這種人他又豈能坦然招至自己的麾下?

聞聲如此,觀從當即言道:

“少閣主言重了,少閣主之能,天下間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從若能有幸能跟隨少閣主,實是三生有幸啊。”

“待得此間事畢,從會將整個在楚國運作的典藏室之冊籍悉數復刻一份,並屆時送往鄭國。一是作為從為少閣主效力的見面禮,二是有備無患,以為少閣主不時之需。”

前面說,楚國典藏室,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情報組織。楚國南征北戰所依據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典藏室所收藏的這些個絕密档案。

由此可見這些典藏的效用。

觀從若真能將典藏室的冊籍全部都復刻一份交予李然,那對李然等人日後作決斷而言,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饒是李然也不由微微心動。

可在他心動之時,心中的畏懼也驟然萌生。

在觀從之前,他還從未見過如此詭譎多謀之人,無論是之前遇到的季孫意如,豎牛還是後來在楚國遇到的王子棄疾,這些人跟觀從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觀從不但心思縝密,而且做事極為圓滑,布局之深叫人根本看不出半點破綻。

要不是今晚觀從主動前來說穿了自己的身份,李然恐怕怎麽也不會想到這一層來。

而如此的可怖之人,現在竟還要主動投奔自己,卻叫他如何不感到畏懼?

於是在最後,他也並未給出正面答復。

而觀從在說完一切想說的之後,也就告辭離去了。

……

翌日,李然將官邸府庫悉數封禁交付於管家後,並是在其案牘上留下一封書劄。隨後,便與祭樂,還有孫武,褚蕩及鄭國親隨百人,一大早便動身返回鄭國而去。

既決定了要走,那自是沒什麽好留戀的,即便楚國有著再美的風景,那對李然而言,也已經都是過眼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