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鐘離討援

再說李然這邊,李然和孫武在比陽關稍作休整,便各自是朝著鐘離和陳國而去。

李然策馬飛馳,若不是馬匹實在累得受不了,他都顧不上休息。如此僅三日之內,便已是趕到鐘離。

而鐘離縣尹申無宇,在見到風塵仆仆的李然突然到來,也是不由吃了一驚:

“先生去而復返,莫不是……莫不是大王出了事?”

申無宇的直覺可謂是極為敏銳,畢竟他本就知道,他們的這個楚王,乃是遲早要出事的。而今日李然去而復返,若不是出了緊要的事情,又如何會這樣?

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事態居然會發生得如此快。

李然只點了點頭,又稍是喘了口氣。而申無宇見狀,聲音則不由發顫:

“大王他……尚在……?”

“如今楚王被困羅汭,不日只怕會被逼入萊山!若解救不及,恐有不測……”

李然的話沒說完,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申無宇扼腕道:

“哎……真可謂是兵敗如山倒啊。昔日還如此大好的局面,只因大王非要固行己見,獨斷專行,不聽我等諫言,以招致此敗,實是可嘆!那先生此來,可是要我等籌措軍資,發兵前往救援楚王?”

李然聞言,點頭應道:

“嗯,此番去救,需得日夜兼程,不得有誤!然打算親率鐘離之師前去救援,大夫應該不會認為李然此舉,是有越俎代庖之嫌吧?”

申無宇淡然一笑:

“先生本就是此地的縣公,無宇本只是縣尹,代行縣公之責罷了。先生既來,莫說是調兵遣將,就算是當場將無宇撤了,那無宇也是毫無怨言啊!不過,葴尹宜咎那邊……”

原來,如今鐘離軍隊方面的統制,皆由鐘離守將葴尹宜咎全權負責的,而他現如今正在外圍修繕城池。

鐘離地界,北連中原,南接吳楚,地理位置可謂是極為重要。此時鐘離的駐軍約有三萬之眾,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然卻並不能將所有將士都悉數調走,總還需得留下一些繼續駐守屯耕。

而此事,因為李然乃是鐘離縣公,是如今鐘離最高的長官,所以由他發號施令,倒也合理。

但畢竟這些將士都是聽其統帥的,所以如果此事沒有葴尹宜咎的支持,恐怕也是難成!

於是,申無宇帶著李然去到了城墻處,找到了此時正在監督修繕事宜的葴尹宜咎。

葴尹宜咎在聽聞李然所求後,亦是當即說道:

“既是寡君有難,臣自當傾力相助。但……鐘離位置險要,亦不可不防。若先生調走了兩萬,只怕……如今鐘離城池尚未修完,若突然來了賊軍壓境,又該如何是好?”

“所謂事有輕重緩急,葴尹大人,如今楚王危在旦夕,若不能前往搭救,恐怕楚國上下皆要亂作一團!屆時將軍又何以守土盡職呢?”

“畢竟楚王乃是身系一國之大勢,萬不可有事啊!”

葴尹宜咎聞言,亦是長嘆了一氣:

“先生所言,宜咎已是明白。寡君待末將亦是不薄。而事關楚國興亡,宜咎又豈敢有絲毫怠慢!臣願隨先生一同前往相救!”

三人既定,便即刻準備揮師前往夏汭。

毫無疑問,申無宇亦是隨軍而行。三人率領大軍,一路急行而去。

他們這一路人馬,雖說是有兩萬之眾,但實則能戰者也就一萬。只因其糧草輜重,後勤亦是占去了大部。

休整間隙,申無宇又來尋到李然,詢問此番勝算幾何。

而李然則是緘默少言,與他言道:

“只此兩萬兵馬,想要深入吳國腹地救出大王,只怕亦是極難。可惜其相距最近的王子棄疾那,是全然指望不上的。唯有與孫長卿那裏找來的陳國援軍匯合,待我二軍合圍羅汭,必能成事!”

“陳國?他們也出兵了?”

“陳縣縣公乃是穿封戌,此人和長卿有數面之緣,長卿覺得此人靠譜,理應不會有什麽閃失!”

對於孫武的軍事才能,申無宇其實也是略知一二的。

“在下……只是擔心大王會支撐不到那個時候……”

李然聞言,不由是往羅汭的方向望去:

“哎……正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此時此刻,也唯有是聽天由命了!”

“楚王之前何等銳不可當,楚國也是如此的大好局勢,卻被大王他搞成這般的田地!恐怕天命已不在寡君啊……”

顯然,申無宇對於他的主公楚王熊圍,是頗為有些失望的。而葴尹宜咎看了一眼申無宇,什麽都沒有說。

李然也同樣是看了他一眼,與他正色言道:

“無宇,此事可絕非只牽扯楚王一人!當今之世,唯有晉楚相爭,天下之人才能得安寧。若是亂了一方,其他中原諸侯,便會同樣亂作一團。屆時內耗四起,諸如魯國季武子之流便會愈發肆無忌憚的在魯國巧取豪奪,屆時中原各國必然更加民生凋敝,暗無天日!所以,長久看來,楚國之衰敗,之於天下而言,也絕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