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子產交代後事

遊吉見此情形,不由湧上幾分黯然之色。

他其實又如何會不知道子產的狀況?那幾日,子產遇刺之後,為免再遭豐段一黨的迫害,於是便來到他府上安然住過些時日的。

彼時,遊吉就已是看出了些許端倪。而如今,子產在重新秉政之後,又是千頭萬緒,日理萬機,累垮那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如今更是顯得形銷骨立了。

子產卻坦然笑道:

“吉啊,事已至此,你也不必太過於介懷。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又有何人可避?僑能在世時替我們鄭國築下這一番基業,也已算是無憾矣!”

遊吉嘆息道:

“大夫只管安心靜養,萬不可胡思亂想,托此不吉之言啊……”

子產卻是又朝遊吉招了招手,請遊吉是來到他的身邊,隨後,又甚是無力的握住遊吉的手道:

“吉,我走了之後,這執政卿之職,非你莫屬,望你能肩負起此等大任!若是換做旁人,我還是不放心呐!”

是的,正如之前所言的,若是旁人,或是會怠慢於國君,又或是會再將他如今的這一套新定下的立國路線給悉數推翻,甚至是重新回歸到“附庸他國”的線路上去。

對鄭伯不忠,則勢必會使得鄭國陷入內亂;而廢除新政路線,則不但子產的心血便等於白費。鄭國百姓則更是會重回往昔,必將苦不堪言;

事實也證明,唯有堅定走獨立自主的開放道路,才是鄭國的立國之本。既要能為自己繼續謀求自主獨立的權利,又不可固步自封,與強鄰交惡。

所以,究竟這下一任的執政卿之位該傳於誰?這可謂是關鍵中的關鍵!

遊吉聞言,則是沉默了片刻,並甚是堅定的說道:

“大夫放心,遊吉明白,遊吉定將竭盡所能,不負大夫所托!”

只聽子產此時又長長的嘆了口氣:

“哎……吉啊,我現在所擔心的倒也無他,只是你為人太過寬和,恐難懾服一種宵小之輩!所以,我希望你能有所改變,哪怕是待人嚴苛一點,也是可以的!”

遊吉聞言,卻是對此大為不解:

“啊?大夫何出此言?大夫為政一向是以寬恕待人,為何反勸吉要以嚴苛秉政?吉以為,為政者若是過於嚴苛,於國於民,恐都無有好處啊。”

“哎,吉啊。你終究是看不透這其中的關竅哇!如今這世道,只有那些有德行的人,才能夠用寬大的為政手段來使百姓服從,而你我均難有此能,所以唯有退而求其次才行啊!”

“比如這大火,百姓們看見了就害怕,所以,就很少有人會死於火中;而水看起來溫柔無骨,所以百姓們會輕視並玩弄它,以至於很多人都會死在水中。所以想要既做到寬恕,而又能通於教化,這其實並不容易啊。你若待民不言嚴,說不定反倒是會傷害了百姓!”

遊吉聞言,卻還是不以為然:

“大夫所言,吉雖一直都是信服的。但是,對於此事恐不敢苟同。吉實不知,大夫既是如此親民的,又怎會作如此想法?”

“吉,你切記,務必要聽我今日之言,否則日後只會徒增煩惱!僑之秉政,確實親利小民,但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我鄭國上下如今會這般的糜費無度!那豐段之所以能成事,便是如此啊!”

李然聽得此言,也不由得是對子產感到欽佩。因為他作為未來人,對於子產如今所說的這種情況,實在是太過於熟悉了。

只不過,畢竟這是子產在給遊吉交代後事,他不便於直接向前解釋。所以,他也就一直待在一旁,不作他言。

而遊吉顯然還是不能苟同,畢竟,他所看見的,都是鄭國上下在子產的帶領下走向了安定繁榮。

既如此,那他日後只管蕭規曹隨,又怎麽會有錯呢?

子產看出他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不由得憂心忡忡起來。但是也無可奈何,遊吉本就是老好人,讓他嚴以待人,也確實是為難他了。

但就他的威望和對自己改革的支持來說,遊吉又是子產如今唯一能托付的人。

“吉,待你當上執政卿之後,要多聽子明的意見,你們也是舊相識了,僑便是不多說,想必你也是清楚的。”

“大夫,在下和子明雖未深交,但他的才情那是天下人都有目共睹的,這一點還請大夫寬心。”

“子產大夫放心,然亦必將竭盡所能,不負大人重托!”

子產看著,微微點了點頭,隨後便閉上了眼睛,他今日說的話已經太多,也耗費了他太多的精力。

但此時,李然卻又不得不繼續說道:

“另外,然還有一個想法,那鄧析雖然之前跟大夫交惡,但此人畢竟是有治理國家的才幹,若能讓其回鄭,如此一來,鄭國日後當可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