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老子”李耳

萇弘便帶著李然和孔丘,一起是往典藏室而去。

萇弘本不認識孔子,便是問起原由,孔丘如實簡單的回答了一番。

萇弘聽罷,這才想起來,原來眼前之人,便是早年已於魯國以“精通禮樂”聞名於世的年輕才俊!

於是,萇弘便頓是來了幾分興致,二人也顧不得年齡和身份的差距,竟是直接聊起了《大武》來。

《大武》是由周公旦所做,乃是周人的大型古典樂舞,其內容大抵是表演武王伐紂、經營南國和周公、召公分陜而治的故事。

孔子雖是從未親眼見過《大武》,但對其辭已早已是倒背如流,而且也頗為知曉其樂中之深意。

而萇弘,可謂與孔子是突然出就成為了忘年知己一般。

或許,是因為太久沒碰到一個可以與他切磋,一起探討禮樂之人了。一來二去,他二人竟是相談甚歡。

而李然在旁,反倒成了多余。

虧得典藏室門口,此時已站著一名老者。這人李然倒也認識,不是別人,正是秦醫醫和。

醫和見到李然,立刻上前,並是微微一笑。

醫和現在也是入了耄耋之年,不過雖是多年未見,但他依舊是精神奕奕。顯然是保養得極好的。

李然向他拱了拱手,還沒開口,醫和卻是先行言道:

“閣主已在內等候你們多時了,先見了閣主,咱們再敘舊不遲!”

李然點了點頭,大門被打開,三人一齊步入。

這典藏室對於李然可謂是再熟悉不過。然而,現如今已是空空如也,甚至可以在廳堂內踩出回聲來。

如此光景,物是人非,一股悲涼之情不免是在李然的心中油然而生。

三人進入典藏室之後,卻並沒有發現有人影,唯有一個蒼老的聲音是從最深處傳來:

“叔(萇弘字叔)!別來無恙!”

萇弘未見其人,倒是先聞其聲,於是也就此回答道:

“好了好了!你呀!神龍見首不見尾!我多次尋你未果,今日算是承了令郎的便利,這才得以與你一見。你卻還是如此的遮遮掩掩!你我皆一把歲數了,羞也不羞?”

李然心情復雜的尋聲走了過去,卻見一個白發白須的老人正坐在一個書架之下,手中拿著一本書簡在那倒騰,頗有一副道骨仙風的模樣。

“父親……”

李然脫口而出,他對李耳本無任何印象。而在見他之前,李然本也想過無數個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喊得這一聲“父親”。

然而當李然見到他,這一聲“父親”卻是很自然的就喊了出來。

原因無他,只因這個李耳,竟然是和自己後世的父親幾乎一模一樣,看起來亦是那般的慈祥端重。

只是,他那白白的眉毛微微下垂,而後世李然的父親可沒有這麽長的眉毛。但是若論起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那實是就如同是一個人。

所以,當李然喊出“父親”二字,李耳炯炯有神的眼睛不由得一個閃動,隨後說道:

“然兒,過來!”

李然走了過去,李耳仔細端詳著面前的兒子,看了好一陣子,這才點了點頭。

“嗯,吾兒受苦了!”

李然看著李耳,心情極為復雜。

因為這一世的父親和後世的父親幾乎一模一樣。而李然後世的父親其實已經去世多年,今日再見其“真容”,不免是讓李然待他是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之感。

甚至,此時李然的眼角都已經可以擠兌出一些鹹水來。

然而李然內心深處,卻隱隱又覺得被一股威壓,竟是唯唯諾諾的不知道該如何說話,就連行禮的規矩直接都給忘了。

也許是因為他老子的名頭實在太大,又或者是因其他身份的特殊緣故。

李耳對於李然的懵狀倒也不以為意。

“吾兒之事,觀從都已經一五一十的跟為父說清了。為父知道你心中有太多的疑慮,而為父此番不遠萬裏,從秦國千裏迢迢回來,所為的便是來替你答惑解疑的!”

這時,孔丘亦是不失時宜的上前跪拜在地:

“弟子孔丘,見過李老先生!”

李耳看了一眼孔丘,微微一笑。

“起來罷!”

孔丘聞言,一時喜形於色,更是激動萬分。

只因李耳之名,他也是早有所耳聞的。傳聞其人博古通今,又深得禮樂之精髓。就連他們的禮樂之魁首萇弘,都不得不對其是贊嘆信服。

只因李耳其人,後來不知所蹤,更不知其生死,故而李耳之名,便只成為了一個傳說一般的存在。

如今能見得尊容,孔丘自是無比的激動:

“久聞老先生之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真人實是三生有幸。今日若是能得老先生指點一二,丘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