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會師鄆邑

孔丘對晏嬰的評價甚高,這主要是因為孔丘就如同晏嬰,子產,羊舌肸一樣,都是有著“張公室”的信念。

而孔丘,亦可謂是這一時代中,能夠有機會再次扛起“張公室”大旗的人物之一。

而晏嬰在對齊侯杵臼所說的那些個有關於“儒者不堪用”的言論,雖說是為了保護孔丘,但同時也多少是有些點醒孔丘之意。

不過,正如晏嬰所說的儒者的那些個缺點,其實從後世看來,也確是算得直中要害。

鄆邑被圍一事,刻不容緩,孔丘在辭別了晏嬰後,便立馬是去找到了田穰苴。

他自從被卸去司馬一職,便在臨淄城郊住著,雖已是六十歲高齡,但看上去依舊是老當益壯,直令人覺得是一身力氣無處得使。

只可惜他為人太過耿直,故而在齊國朝堂上又處處是受人排擠,因此整日裏都是悶悶不樂的。

孔丘登門拜訪,卻並未是直接稟明來意。只聽得田穰苴是長長嘆了口氣:

“哎……仲尼此來之意,穰苴又豈能不知?只可惜我如今年事已高,如今若要前往鄆邑,恐怕……也是有些難處。”

孔丘拱手道:

“平仲大夫曾言將軍文能附眾,武能威敵,如今魯侯在鄆邑危在旦夕,唯有盼得將軍能夠前往搭救!”

誰知,田穰苴聞言又是作得一聲苦笑:

“某雖是有些私兵,但若是將其調度到鄆邑,恐怕亦是多有不便!起碼……是出師無名啊!”

“呵呵,想必司馬大人其實已是有了計較?”

田穰苴對此倒也沒有隱瞞:

“其實,若是要找個理由,倒也不難,某與子石大夫交好,他本就駐紮在鄆邑,如今鄆邑有難,寡君雖有放棄之意,但也並未下得明文。穰苴倒是可以以看望老友為名,前往鄆邑。只是,此事尚還需的寡君應允方可,否則只怕會無端端的又惹來事端。”

田穰苴的擔憂其實也不無道理。畢竟,他在朝堂所受到的種種排擠,這本身就可謂是事實。

所以,如果他果真是帶著私兵冒然行動。到時候真被人逮著不放,那他也是百口莫辯。

孔丘不由是點了點頭,顯然他也知道齊國國內如今亦是波詭雲譎的。於是,他這才拿出的晏嬰的信劄來:

“其實,平仲大夫對此早有所慮……”

田穰苴看了看孔丘,接過信劄後並展開一看,原來是晏嬰表示他可以帶著私兵和孔丘前往鄆邑,至於齊侯那邊,他可以代為言說。

晏嬰畢竟在齊國德高望重,田乞即便是再權傾朝野,卻也從來沒有動過他一分一毫。

“好吧……既是平仲大夫所言,那穰苴這便點齊兵馬,隨先生一同前往鄆邑!”

田穰苴的私兵雖只兩千,但大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可謂各個驍勇善戰。

而且田穰苴的采邑之內又大都尚武,只是自從田穰苴賦閑致仕之後,這些人便無了用武之地,這可是憋壞了這些人。

如今聽聞這又來了戰事,他們自是極為興奮,認為這又是他們可以建功立業的機會。

所以,得聞田大人即將帶兵出征後,這些國人亦是紛紛投軍,待他們開拔之時,人數竟是有了四千之眾。

……

孔丘和田穰苴奔赴鄆城而來,並是極為順利的進入城內,並與李然所帶來的韓氏大軍會師於鄆邑。

要說陽虎為何不攔阻於他們呢?

其實,也主要是因為隨著鄆邑援軍的到來,此刻鄆邑內外的攻防之勢也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更何況,田穰苴威名在外,陽虎也是極為忌憚。當陽虎得知田穰苴竟是帶兵來援鄆邑,不由是心底一陣犯怵。

因擔心會被田穰苴和鄆邑城內的兵將所前後夾擊,於是他索性便撤去一隅,將田穰苴是給放入城內。

他的想法也很是簡單,與其放任他們在外,對自己形成腹背夾擊之勢,倒不如將他們都放入城中,讓他們成為甕中之鱉。

待田穰苴和孔丘入城,和韓不信所帶的六千人馬匯合一處,再加上原本守將,此刻已達到一萬八千人,和陽虎的兩萬人馬達到了均衡之勢。

況且還有孫武和田穰苴這樣的名將加持,鄆邑守軍一時士氣大盛。

這時候,李然又讓孔丘是安排了鸮翼的葬禮。眾人紛紛前來祭奠。李然受此打擊,情緒低落,祭樂伴其左右,兩手是握在一處。

李然想起和鸮翼一起出奔王畿,那時候自己剛穿越過來,如果不是鸮翼,自己只怕是早已經餓死在半路上,更別提可以到達魯國,認識祭樂了。

如此一想,李然握住祭樂的手,更加的緊了,孫武也是暗中抹眼淚。他和鸮翼也認識甚久,大家跟著李然一起出生入死,可謂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