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年輕氣盛的少子荼

少子荼是齊侯杵臼的幼子,尚不及弱冠。

自古以來,往往這古代帝王都更加偏愛幼子。所以,這齊侯杵臼也確是更偏愛他,就像此次盟會,齊侯杵臼便只帶著他出去見見世面,而如今朝議也是讓其列席旁聽。

不過,少子荼一直以來,基本都是只聽不言的。

而此刻看到了父侯的窘境,故而是突然出列說話。

齊侯杵臼聽罷,不由是喜笑顏開,甚是滿意的看著少子荼。

“荼兒,你也認為歸還此三地,於我齊國而言並不吃虧嗎?”

少子荼昂起頭來,甚是確定的回答道:

“兒臣確是如此認為的,畢竟以後君父要用兵的地方還有許多。魯國的那三百乘戰車,雖算不得多,但是也是一支不小的助力。而且,此更是一種象征,乃是我齊國以德服眾的功績啊!”

“況且,與魯國邦交,乃關乎齊晉兩國日後的角逐。兒臣覺得,一時的土地得失,與此相比,倒反而是無關緊要的了。”

“兒臣以為,君父若欲行王事,其關鍵依舊是在於我齊國上下是否齊心,我齊國對天下諸侯是否能夠言而有信。區區三處彈丸之地,又怎比得上天下諸侯的誠心信服呢?”

齊侯杵臼聞言大喜,少子荼這話,可謂是直接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本來就喜歡這少子荼,眼下更是越看越順眼。

“嗯……荼兒所言甚是!你們這些老臣,竟還不及我這尚未弱冠的小子,當真是笑話!”

齊侯杵臼的這一番話,說得很重。

這時,高張聞言則是急忙出列道:

“公子乃是國君之子,眼光自是廣闊,臣等不及,也是正常啊!”

齊侯杵臼捋須道:

“荼兒確實不錯,也不枉寡人一番栽培啊!”

田乞正要說話,梁丘據這時也出列道:

“君上既認為此次盟會不盡如人意,如此作法也是無可厚非。正所謂‘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實’!”

梁丘據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也就是贊同齊侯歸還魯國土地一事。

尤其這一句“君子彌補過失要以物質,而小人彌補過失就只需要口頭上。”梁丘據這人確是堪稱老狐狸,也確是懂得如何順應君意。

正如李然所言,其實這梁丘據所最為擅長的,就是如何一味的迎合君意。

而他一開始其實也是在觀望,這時既已察覺出齊侯杵臼的真實意圖,又聽了少子荼的話,於是當即就出來與之迎合道。

齊侯杵臼笑道:

“哈哈哈!梁丘據果然是與寡人相和呀!”

田乞對此自是極為不滿,不由是瞪了梁丘據一眼:

“君上!此事事關我齊國土地之完整!還請三思!”

齊侯杵臼說道:

“哦?那三處所在,本就是魯國土地,如今只不過是要歸還罷了,怎麽還事關齊國疆域完整了?”

田乞說道:

“當年周天子封太公望之土地,地小民寡,乃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尤其是歷經襄公、桓公,國土才得以一步步的壯大。”

“這期間自也是占了不少鄰國的土地,若是如此說,難道都要歸還回去嗎?若真如此,那我齊國還能剩下多少土地?”

“魯國的這些土地,如今已歸齊國所有,而且也是將士們用命拼下來的,這般輕言歸還,後患無窮啊!還請君上三思!”

終於,田乞終於還是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然而,齊侯杵臼聽到這些話,一時間卻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還是少子荼,這時是替其君父回答道:

“田大人此言差矣!昔日太公望乃得周成王的特許,‘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由此得以征伐之權,是以我齊國自始封,便已是大國之資!又怎能說還剩下多少土地?”

“再者說,眼下這三處土地,已經遠超當年天子所特許的疆域。而魯國又是姬姓之邦,最通周禮,我們齊國若是占著魯國的土地不還,如此豈不是要受天下人恥笑?”

“還請田大人莫要因私而廢公,還是要以大局為重啊!”

田乞聽著,臉上是一陣青一陣白。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會被這孺子給說得有些掛不住臉來。

“臣本來便是為大局著想!若今日歸還了魯國的土地,那明日是不是該還萊人的土地了?臣可並無私念!”

只聽少子荼又是針鋒相對道:

“魯國乃是禮儀之邦,豈能和萊人這種蠻夷相提並論?田大人這般說,不免是太過於妄自菲薄了!”

“魯國之始封,乃為周公!近些年來,雖是有陽虎為禍,與我們齊國不對付,但畢竟其氣運不絕!”

“我齊國若能歸還三地,那麽日後若得魯國支持,則霸業可復!若因此與魯國結怨,只怕是霸業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