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鋒芒畢露的太子荼

齊侯杵臼見太子荼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由是欣慰道:

“荼兒分析得也甚有道理,那依你之意,這魯國方面為父到底該如何做,才是對我們齊國最為有利?”

顯然,太子荼這幾日也是將此事給反復斟酌了一番的。

“回稟君父,公斂陽此前還曾來信,詢問我齊國是否可以增兵。言辭雖是懇切,但從此間也不難看出其觀望之意!”

“君父倒不如是順水推舟,以此為由,令高張大人帶兵再往魯國!且看那公斂陽究竟是何態度,再作決定不遲!”

“公斂陽若是願意投於我們齊國,那麽我們便可進取成邑!若是公斂陽依舊是按兵不動……那就可以暫且駐守瓘、闡二地,且看孔仲尼與公斂陽之勝負幾何,再徐徐圖之!”

“此便是兒臣的‘趁火打劫’之計,還請君父定奪!”

齊侯杵臼聞言,不由是猛地一拍手掌。

“妙!吾兒此計甚妙!”

齊侯杵臼本就寵愛太子荼,而太子荼如今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

從晉國的局勢,再到齊國和魯國之間的較量,可謂是面面俱到。

齊侯杵臼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並是又望向田乞:

“田卿,你以為如何呀?”

田乞忙道:

“回君上,臣以為太子所言可謂句句在理,字字珠璣。毫無疑問,進取成邑,乃是眼下最為適合的做法!”

齊侯杵臼聞言,不由是哈哈大笑:

“哈哈哈!好!好啊……那……荼兒以為,這瓘、闡二地,此番又該增兵多少?”

太子荼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回君父,如今瓘、闡二地各有一萬人馬,可再派四萬!由高張和國夏二位大人分兵駐守瓘、闡二地!”

“如此一來,齊師在魯國兵力達到五萬,也算是給了公斂陽一個態度,就看公斂陽到底如何處置了!”

齊侯杵臼又是一陣點頭,並是把頭轉向在場的眾位大臣:

“寡人覺得,太子所言也甚是有理,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眾人面面相覷,但見齊侯杵臼都如此說了,那自是也無有異議。

於是,齊侯杵臼當即下旨,讓高張和國夏,各自帶上兩萬人馬,前往瓘、闡二地,並且表示如果公斂陽的成邑有所動作,需及時與之協作,並伺機進駐成邑。

……

待朝議散去之後,田乞便是一臉怒氣的回到了府邸。

豎牛見田乞臉色不對,知其定是又在朝堂之上碰了壁,於是上前問道:

“大人,可是又遇了不順心之事?”

田乞卻是冷哼了一聲:

“哼!之前,本卿還真的小瞧了這個豎子!”

豎牛一邊揣摩著,一邊又是問道:

“難道……是太子又拂逆了大人?”

田乞聞言,卻是冷笑一聲:

“此番……倒也並非是逆了本卿之意。只是,本卿是有些擔心呐!”

“此子料事也頗有章法,倒是讓本卿是有些刮目相看了!而且……此子倒也並非是一味的反駁本卿,而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專替齊國謀利!”

“年紀輕輕,竟能有此胸襟,實是令人不安呐!本想著此人乳臭未幹,即便是來日繼得大統,也不至於會給本卿帶來什麽危害。但如今看來……好像卻是本卿想得太過天真了!”

“以此子之才,若是讓他日後羽翼豐滿,只恐我田氏危矣!”

豎牛聽罷,亦是點了點頭:

“那……大人可曾想過應對之策?”

田乞聞言,卻是漸漸面露狠色:

“此子決不能留!看來,公子陽生這顆棋子,是遲早要動的了!”

豎牛自從跟了田乞,倒是很少見到田乞有過如此的神情。

而且,此等大逆不道的話,即便是當年的範鞅,也是絕不敢如此說的。

豎牛稍一沉嚀,隨後便是笑了起來:

“大人英明!大人如今富有齊國之民,齊民皆感懷於大人之德。故而,日後若行此廢立之事,倒也是順理成章呐!”

田乞是微微點了點頭,一時間,眼神之中也是充滿了陰狠。

……

話說兩頭

齊師在占領了瓘、闡二地之後,孔丘又是派了使者,入得成邑,是與公斂陽和談。

然而,公斂陽雖都是客客氣氣的與他們招待一番,卻也是絲毫不提墮毀城墻之事。

孔丘知道公斂陽依舊是不死心,便是將此情況和李然一番訴說。

李然聽了,卻是頗為淡然的言道:

“呵呵,就和我們之前所預料的一樣,公斂陽終究還是不死心呐!如今齊師雖退,但是畢竟還占去了魯國瓘、闡二地。”

“此事,於常理乃是有損我魯國之德。所以,以公斂陽的性格,自是不會對此輕易放過!”

孔丘為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