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齊侯杵臼的看家本領

太子荼此時,其實也的確是陷入了沉思。

此刻,聽聞君父喚他,他這才回過神來,並是回道:

“君父,兒臣方才其實也是在思考,這個李子明此時來我齊國,究竟是將意欲何為呢?”

田乞聞言,卻是頗為不屑道:

“他現居周室太史之職,但是這些年來,卻一直是客居於魯國,且時常是為那孔仲尼出謀劃策!這次前來,想必定是為討還瓘、闡二地而來!”

太子荼聞言,亦是點了點頭:

“田大人所言有理。但是,這瓘、闡二地既入我齊手,我齊國又豈肯輕易送還?他若是當真是有這等的本事,若就此殺了,倒也不免有些可惜!”

“不如且探明他此行的真實目的,再觀其才,若是當真有才,君父何不將其困於齊國?兒臣聽聞,昔日楚靈王將李子明留於楚國,楚靈王得其佐助,亦尚可稱霸一時啊!”

“而我齊國,既為姜姓大邦,又何曾遜於楚國?君父何不以上卿待之?若能將其留在齊國,君父難道還愁大業不成嗎?”

齊侯杵臼聽罷,不由是點了點頭:

“嗯……荼兒說得也是言之有理啊!”

田乞見狀,知道現在也不是說事的時候,於是旁敲問道:

“那……待李然來了臨淄,且安排先在官驛住下,再將他一番試探?”

齊侯杵臼沉默了一會兒,點頭說道:

“嗯,田卿,招待李子明之事,就交給你去辦!荼兒,你就去試一試這李然的才幹!希望你二人能夠通力配合,辦妥了此事!”

這是齊侯杵臼第一次讓田乞和太子荼共同操辦一件事。

顯然,齊侯杵臼也是用心良苦。因為,他也知道,自己已是將入耄耋之年。想來時日也已不多了!

所以,他當然想要讓太子荼能夠盡快的站穩腳跟。

田乞也是老奸巨猾,在聽了齊侯的話後,竟頓時是滿臉的喜色:

“臣定不負君上所托!”

而太子荼,或許是真的有些年少氣盛。他其實多多少少,是有些看不上田乞的。

所以,他卻反倒是極不情願的回答道:

“諾!兒臣領命……”

等到退朝之後,太子荼卻還侍奉在齊侯杵臼身邊。

齊侯杵臼看了一眼太子荼,並是嘆息一聲道:

“荼兒,你……是否對田卿依舊是有所不滿?”

太子荼聞言,稍稍是遲疑了一下。但在君父面前,卻也不願有所隱瞞:

“是……兒臣確實不喜田乞此人!”

但見齊侯杵臼卻是伸手扶額:

“哎……荼兒糊塗啊!你年少氣盛,不能容人,若是長此以往,終要吃下大虧啊!田乞此人,雖是有諸多的不是,但若是能夠善加利用,此人亦不失為佐助之力啊!”

太子荼不忿道:

“田乞辦事之所以能夠如此順遂,全因他在我齊國四處收買人心,大斛貸出,小斛收入,他這是在竊取君父的恩義,施恩於國人啊!”

“君父,兒臣還是覺得,唯器與民,不可以假人!田乞之私德,看似乃為大公,國人甚喜。但是他所做的這些,本應該是彰顯君父的恩德。如今田乞假借君父的恩德,長此以往,只怕有禍啊!”

齊侯杵臼聞言,卻又是頗為無奈的長嘆一聲:

“哎……荼兒啊,事情可遠非你所想的那麽簡單。事到如今,寡人霸業未成,如今也唯有仰仗田乞,才能安穩住國人呐!如今若是不讓田乞如此作為,那麽國人日後所怨憤的,便該是寡人了!那寡人又能依靠誰來復興我桓公的霸業呢?”

“所以,荼兒你如今要做的,乃是與田卿處好關系。待寡人百年之後,你繼得大統,也務必要先圖個安穩,且先坐穩了君位,才可再言其他啊!”

太子荼不由說道:

“君父難道當真準備放任田乞不管?”

齊侯杵臼輕輕揮了揮手:

“罷了!如今乃是用人之際,寡人又年事已高,一切都要以社稷為重!適當的忍辱含垢,也是身為國君所必須的!”

“荼兒,你可知其實為父當年,也並非嫡子,虧得有眾臣擁護,這才成為了國君。”

“為父當年,歷經崔杼、慶封之亂,荼兒以為為父之所以能夠坐穩這國君之位,時至今日還能有所作為,當真是全憑運氣?”

“荼兒你如今與為父當年亦是一樣,都是庶子出生。所以,眾臣對於你成為儲君,本就心懷不滿。當此時刻,荼兒更應該與眾卿臣親近,尤其遇事,一定要與國、高二氏商議,切不可與眾卿積怨呐!”

太子荼知道君父這一番話,也皆是肺腑之言,自然也都是為了他好。所以他立刻起身,並是跪伏在地上,誠懇道:

“君父的教誨,兒臣謹記於心,不敢或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