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讓趙鞅來找我吧!

趙鞅也不耽擱,當即再次寫了一封書信,並且在寫的過程中,又幾次三番的詢問董安於該如何措辭。

兩人在一起商量著,花費了近一個多時辰,這才算是大功告成。

董安於臨行前,趙鞅又是對其囑咐道:

“閼於,務必要將我的本意傳達予李子明知曉!”

董安於自信道:

“主公寬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董安於的自信,來源於他對李然的理解和洞察。

他認為李然既已經有了回應,那麽多半是一定會出山的,如今就看趙鞅這邊會如何回應了!

而他覺得,這一次趙鞅的回應,也一定會讓李然滿意。

……

再說李然這邊,卻依舊是悠閑自得。對於趙鞅一事,似乎也並不放在心上。

觀從見狀,心中卻是不免有些著急了。

當天夜裏,李然正在和宮兒月、麗光用膳,範蠡卻突然是從外面趕來:

“先生,董安於求見!”

李然聞言,只“哦”了一聲,隨後放下碗筷,便是站起身來:

“月兒,光兒,你們先吃著,我且出去看看!”

宮兒月和麗光都是點了點頭,而李然則是跟著範蠡一起來到了前廳。

董安於正在裏面等待,因是過於焦急,所以並沒有入坐,而是在那來回踱步。

當他看到李然,眼前頓是一亮。

這兩日以來,他一直都想要見李然而不得,如今卻終於是讓他見到了。

董安於朝李然深鞠一躬,還沒開口說話,李然已經雙手執住他的胳膊。

“閼於不必多禮!”

董安於說道:

“晉國趙氏皂臣董安於,見過子明先生!”

董安於不稱李然的太史官職,而稱“先生”,其用意也很是明顯。

他這次前來,其目的是為了讓李然出山相助趙氏,所以對太史一職是盡可能的避而不談。

李然言道:

“趙氏之前助在下良多,並且還曾救過在下的性命。本應親自前去答謝,怎勞你們前來?今日得見閼於,實是有愧!”

董安於則是忙道:

“先生乃是當世奇才,我家主公前來拜見先生,也是理所應當,理所應當啊!”

二人這才坐定,李然笑道:

“如今趙中軍原本只你一個肱骨之臣,而如今又得陽虎以為臂膀,卻不知陽虎如今投於趙中軍麾下,其人如何了?”

董安於拱手回道:

“陽虎自從是來了趙氏之後,就一直都在言說先生的恩義。此番前來,也曾是囑咐在下,若是見到先生,一定要代他感謝先生當年的救命之恩!”

“陽虎如今在主公帳下,可謂是如魚得水。而我家主公亦是得陽虎之力良多。主公對陽虎的能力也是極為中意,是以對於先生的這一番舉薦,也是贊不絕口呐!”

李然點了點頭,不禁又是淡然道:

“其實,我也是惜其才,趙中軍若能用得上,那是最好不過。區區舉手之勞,倒也是談不上功勞。”

董安於笑道:

“雖是先生的舉手之勞,但是對於家主而言,卻是莫大的助利啊!就像此番我與家主一同前來成周,全賴陽虎在絳城內坐鎮。要不然,似絳城這等的龍潭虎穴,誰又能擔此重任?”

李然也是笑道:

“呵呵,閼於此來,怕不是單單就來誇贊李然的吧?”

董安於聞言,連忙拱手說道:

“家主的信……想必先生都已經看過了,先生命觀子玉傳來的消息,家主聽了之後,也是大有感悟!”

“先生有皓空之志,非常人所及!其實,家主又何嘗不是?!所以,家主此番特意是托在下前來答復先生,家主他……願承此重任!”

李然知道董安於這是已經與他攤牌了。

而且他和趙鞅,很顯然也已經是明白了自己的一番良苦用心:

“善!趙中軍的心意在下已然明白!”

董安於大喜,立刻是從袖中取出了趙鞅寫的信簡。

“此乃家主親筆所書,還請先生過目。”

李然卻將信簡放在案幾上,並沒有去看,只笑道:

“既然趙中軍有這個雄心,那麽便還勞他親自前來。屆時,我李然定會將這‘匡扶天下’的良方,一五一十的告於趙中軍!”

董安於連忙站起來,並是一個躬身:

“好!既如此,那在下這便告退,把這好消息轉告家主!”

李然也不作挽留,只送董安於到了大門。

董安於匆匆離去,李然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卻是背手微微一笑。

範鞅在旁一直觀察著,見董安於已經走遠,便是上前言道:

“先生,夜裏風涼,還是早點回屋吧!”

李然這才回過神:

“哦,少伯啊!你便隨我一起到前廳等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