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荀躒成為正卿

李然點了點頭:

“所以說……這豈不是將軍的一個可趁之機?衛國乃為姬姓上國,如今卻親近趙氏小宗,反而冷落趙氏大宗。將軍何不以此為由,問責於趙午?!”

趙鞅聞言,卻是有些猶豫:

“上次圍衛之時,鞅便是按照先生之策,派了二人前去衛國盟誓,卻誰料那兩個人竟也是範鞅派來的奸細!而我也因此是得罪了衛國,加上如今衛太子滯留在了我們趙氏……衛國此舉其實也無疑是對我趙氏大宗表達其不滿,而且,這背後恐亦是有要拉攏邯鄲,親近範氏之意!”

“所以,若是要求邯鄲歸還巧工……雖可作為一個借口,不過到底該如何去做,鞅這心裏,卻並沒有底氣啊……”

李然又問道:

“不知趙午現如今身在何處?”

趙鞅回答道:

“就在邯鄲!”

李然思索一陣,開口道:

“此衛國五百工,之前只言是送於趙氏的,卻並未明說是送於邯鄲!將軍可以此為由先讓趙午差人將那五百巧工送至晉陽!他若是答應,那麽邯鄲氏必將自絕於衛國,甚至可能自絕於範氏和中行氏!”

“他們若是不答應……將軍可就此問責於他,並是以宗主的身份召他前來,施以懲處!”

趙鞅聞言,不禁是點頭道:

“嗯……先生所言甚是!”

於是,趙鞅當即便以趙氏宗主的身份,下了一道命令。是讓邯鄲趙午,將那衛國所贈送的五百巧工盡數要歸於晉陽,否則就要質問其責。

趙鞅命人將這道詔令下達,又讓尹鐸和董安於先行回到了晉陽,開始籌備李然下一步的計劃。

而後,又是接連數日,趙鞅於朝議之上,對晉侯午是禮敬有加。

甚至還會把國內的一些看似棘手的問題,拿來讓晉侯午參與決斷!

而另一方面,只因範吉射還是過於年輕,卻還始終不明白趙鞅的用意。

不過,老奸巨猾的中行寅,卻是從中漸漸是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

又過得幾天,趙鞅在早朝之時,竟是突然提出要讓荀躒接替自己,成為晉國的正卿!

他的這一舉動,卻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不由為之一怔。

就連荀躒本人,也都有些迷糊。

荀氏和趙氏雖沒有仇怨,卻也並無瓜葛,相處也一直都很是平淡。

甚至,當範鞅還在世的時候,荀躒當年還會在背地裏與範鞅是暗通款曲,做出一些欺壓趙氏的事情。

就譬如當年王子朝之亂,趙鞅在荀躒的慫恿之下,一時可謂是鋒芒畢露。

使得趙鞅也由此是得罪了周王室內不少的人。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李然的尊師萇弘。

所以,如今趙鞅非但不與荀氏結怨,甚至還主動讓出中軍將的位置。這種“以德報怨”的行為,對於荀躒來說,卻是始料不及的。

“啊呀!中軍何故如此說?實在是令在下羞愧難當啊!”

趙鞅卻是躬身言道:

“在下年輕氣盛,中軍之職,非其能者不能居之!在下無才,實不能擔此重任!而荀大夫當年便對先君是敬重有加,也曾立下過赫赫戰功!如今擔任正卿,本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怎麽能說是有愧?”

荀躒如今雖是身居中軍佐的位置,但是其家族的聲望如果要跟晉國的那些個常青藤家族相比,卻依舊是有所不及的。

而且,荀氏作為昔日中行氏的附庸,他們也一直擔心日後中行氏會像對待程氏那樣,對自己是圖謀不軌。

所以,荀氏一族,在行事風格上,相比於其他晉國大族,那都是要低調上許多的。

而晉侯午,見趙鞅都如此說了,而且這表面上看起來,六卿之間竟一時如此的“有愛”,他這個當國君的,自然也是面上有光,於是他不禁是點了點頭:

“嗯,趙卿言之有理,正卿一職,荀卿是當之無愧!既如此,那就如此決定了吧!”

中行寅見狀,卻忍不住說道:

“稟君上,臣有異議!”

晉侯午望去,但見是中行寅出列,便是說道:

“哦?卿有何言論?但說無妨!”

只見中行寅是一個稽首俯身道:

“荀大夫的中軍之位,是按照當年的約定而為之,其實按其戰功,決難勝任!而且,荀大夫為人溫文爾雅,文勝其質,恐日後將對我晉國的形象不利!如今正值我晉國多事之秋,若是讓他擔任此要職,只怕眾心難服啊!”

“此事畢竟關乎我晉國之未來,所以……還望君上三思!”

晉侯午聞言,卻是偷偷看了一眼趙鞅。但見趙鞅竟是不動神色,晉侯午便也是領會其意,先一個擺手,並是直接言道:

“中行大夫的意思是……荀卿他無法勝任中軍一職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