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中行氏被拖下水

中行寅不由是擡頭看了一眼高強。

而高強也是一咬牙,直接跪在中行寅面前:

“主公,此事萬萬不可!所謂‘三折股而為良醫’,臣當年的教訓如今猶在眼前。還請主公不可貿然舉兵啊!”

中行寅見到高強這麽說,也是稍稍一個猶豫,但隨即只點頭言道:

“高卿所言,真乃忠良之言!只不過,此番本卿心意已決,高卿也不必再說了。”

“而且,本卿也已經稟明君上,是讓範氏協助我中行氏。範氏也可以趁此機會整軍備戰!既然我們與趙氏之間遲早要有一戰,那也就不必瞻前顧後的了。只管是戰場之上見真章了!”

這時,只聽一旁的範吉射是撇嘴道:

“高強,你這件事上一再阻撓我們,到底是意欲何為?”

高強見中行寅和範吉射都是如此的不聽勸,不由是強哭道:

“主公!高強自從齊國到晉國投於中行氏,便一心只為中行氏著想,不敢有半分的私心。高強又哪裏敢有貳心?臣如今這一番言語皆是出於肺腑!都是希望二位大人能夠不要重蹈高強的覆轍啊!”

中行寅皺起眉頭,揮了揮手:

“哎……罷了罷了!本卿也並非是懷疑你的心思,你一心求穩,也不見得是錯的。但是,邯鄲起兵在即,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一時彼一時,而且我們晉國的情況,也絕非你當年的境地可比。”

“此事本卿既然已經是有所決斷,便不必再說了!”

中行寅這一句話說完,便是轉過頭去看向了範吉射。

“賢侄,你這便去準備一番,當年令尊在各國所布置下的一切,也是該拿出來用一用了。當然,這一切都要在暗中進行!切不可太過於招搖。”

範吉射面露笑容,當即回道:

“諾,請叔父放心。”

隨後,中行寅又是對籍秦說道:

“籍秦,你也趕緊回潞邑整頓軍備,但是也切記不可太過於招搖,不能讓趙氏察覺到任何的跡象。”

籍秦也是應聲答允。

中行寅最後又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淚流滿面的高強。在心中不禁是暗嘆一聲,並將其攙扶起來,語重深長的說道:

“高強,我若非信任於你,便也不讓你知曉了這些。邯鄲土地肥沃,可充做糧草庫,而且又地處齊國衛國邊境,其位置是極為關鍵,不容有失。”

“再加上我們中行氏又兵強馬壯,尤其是那些個陸渾之戎,更是天下無敵!再加上外面有齊國替我們撐腰,更兼衛、鄭等國的支持。所以,只要我們這邊齊心協力,又何愁此戰不勝?”

高強當此情形,也唯有說道:

“主公既然已經做下了決定,強自當歇盡全力,助主公成事!”

中行寅不由得笑出聲來:

“既如此,這絳城內的事情便暫由你來操持!你可伺機而動,尋個機會,想辦法在絳城就直接拿下趙鞅!”

高強應道:

“強,明白!”

中行寅沉嚀片刻,又補充道:

“趙氏門下,除了那個陽虎,還有一個叫李然的,此人詭計多端,也需得多加注意一下!若有必要,可將其一並鏟除!”

眾人領命而去,中行寅握了一下拳頭,他心中有些激動,也有些忐忑,畢竟和趙魏韓三家的矛盾,終於是要擺到明面上來了!

雖然他對此有著絕對的信心,但是六卿之中,畢竟那種微妙的平衡已經持續了那麽久。如今真的要被打破,其實他的心中也不由是有些忐忑不安的。

……

卻說邯鄲起兵反趙的消息,終於還是傳到了絳城。

晉侯午在得知此消息之後,便立刻是召集六卿及文武大臣們。

只見趙鞅是先發制人,出列說道:

“啟奏君上,正如之前所預測的那樣,那邯鄲果然是包藏禍心,他們果然還是發動了叛亂!看來……中行大夫的勸說也已然失敗了!”

晉侯午點頭應道:

“嗯……這邯鄲不知好歹,居然還敢做出如此悖逆之事,實是可恨!”

中行寅這時也不能再裝糊塗,只得說道:

“君上,臣確是派人前去勸說過,只可惜邯鄲上下都對趙氏大宗無故殺害其主而感到憤憤不平。只因群情激奮,這才失去了控制。”

中行寅言辭之中,還是有拉趙氏下水的意思,想說的其實是趙氏要為邯鄲的反叛負全責。

趙鞅卻開口為自己辯解道:

“邯鄲乃是早有不臣之心,否則又安敢如此?之前君上已經將邯鄲之案做了了結,並且是讓中行氏全權處置邯鄲之事。既然如今連你這個當舅舅的都勸說不了他們,那麽接下來,你們是不是就該前去平叛了呢?”

範吉射則是出列說道:

“邯鄲雖然反趙,但是臣以為還是不能將其直接定為叛亂!畢竟,趙氏可代表不了我們整個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