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趙鞅的恕人

趙鞅在李然面前,顯得已是十分的克制,卻還是忍不住說道:

“這既為天子詔書,其言辭又如此激烈,只怕若非萇大人所書,也斷不敢如此!”

“真的是豈有此理!萇大人只怕也是老糊塗了!他又不知這邊的情況,卻在天子面前信口開河,胡說八道!作得此等言論,如何算得是德高望重的賢人?!”

李然當然明白趙鞅此時的心情,周天子如今所宣的這份詔令,顯然對趙氏極為不利。

其實,趙鞅也早已有心理準備,畢竟周王室本就是由單旗和劉狄一起把控著的,而洛邑劉氏和晉國範氏的關系又是世人皆知的。所以,周王室會如此站隊,也完全是可以預料得到。

但是,萇弘作為德高望重,且舉世聞名的大賢,竟會淪為其幫兇,寫下這封詔書,這多少是讓趙鞅心中不快!

李然則是拱手肅目說道:

“家師久居周室,又頗為傳統,故而在其看來,一切便是要以公室為尊。公卿們所遇之事,絕不能私鬥,而應該要讓公室裁決定奪。”

“只不過……這些年來,天下諸侯內亂叠起,公卿互相攻伐,黎民因此而死傷無數,甚至最後波及國君者也比比皆是。家師不解其內情,始終秉持舊法,故而認為將軍和中行氏之間,亦是如此。”

“將軍將來欲成大事,不被世人所理解,也是在所難免。但是,只要將軍事成之後,能夠秉持中正,尊公室,敬天子,到時便可一切自明!”

趙鞅聽了這話,也是語氣緩和了不少:

“先生所言,確有幾分道理!只是……如今晉侯既得此詔令,必然更加舉棋不定。絳城那邊此前雖是傳來消息,此事乃由中行氏和範氏承其責,卻事到如今依舊遲遲沒有派兵前來增援,這封文書,如今又到了國君的手中,只怕國君更加難以抉擇了!”

李然卻是淡定道:

“將軍放心,此事定然無礙!絳城那邊,然亦是早有安排,國君派兵前來亦是遲早之事。將軍只需這段時間固守晉陽,莫要讓中行寅尋到任何的可乘之機!”

趙鞅點了點頭:

“鞅已明白先生所言之意,其實細細想來,周王室的選擇本也是意料之中的!而這一切也都尚可控制。”

“鞅方才一時情急,對先生尊師出言不遜,還請先生見諒!”

李然則亦是起身拱手還禮道:

“將軍言重了……家師這一封文書,言辭激烈,若是有冒犯到將軍之處,還請將軍見諒海涵!”

趙鞅將李然扶起,並是與李然對視了一眼,並突然是大笑道:

“哈哈哈,子明先生好小瞧了鞅啊?鞅既是要受國之詬,又豈能是這般小氣之人?先生只管寬心便是,鞅現在對萇大人並無怨言,更不會日後對其有挾私報復之意!”

李然聞言,又是恭恭敬敬的朝著趙鞅是行了一禮。

“將軍寬宏大量,然感激不盡!”

李然的感謝,也確是發自肺腑。

他老師萇弘的這份文書,其實要說起來,其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讓一些諸侯,尤其是那些本就有心站隊於範氏和中行氏的,如今就更能夠光明正大的行事了。

不過,李然的一番話,也多多少少算是解開了趙鞅的心結。

……

卻說晉侯午在收到那份文書之後,也是沒管,卻依舊是想著要如何幫助趙氏度過難關。

而韓不信和魏侈也是先找到荀躒,表達了意欲出兵驅逐中行氏和範氏的想法。

荀躒卻對此依舊是裝模作樣:

“國君如今已經站在了趙氏這一方,而本卿也在國君面前是說盡了趙氏的好話,只不過……國君前不久剛剛又接到了天子的文書……周室的態度……恐怕有些不妙啊!”

韓不信聽罷,卻是義正辭嚴的說道:

“天子遠在洛邑,又如何知道此事的前因後果?再說他也沒有明言該讓國君如何去做,就算是真的詔書,天子也不該僭越諸侯內政之事!依照古制,邦國之事自當由國君自行裁決,難道不是嗎?”

荀躒嘆息道:

“話雖如此,但是……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總也不能不顧及到天子的顏面呐!”

魏侈則是撇嘴道:

“正卿又何必多言?國君既已下令出兵討賊,我魏侈願率我魏地之師以為前部!中行氏和範氏要是膽敢與我對峙,那就同於叛國!若是如此,本卿願與之決一死戰!”

荀躒聞言,卻是一陣搖頭,並是不無感慨道:

“魏大夫所言,真乃大丈夫也!但是……魏大夫當真覺得,僅以我們三族之力就能夠打敗中行氏和範氏了嗎?”

韓不信這時亦是一挺胸膛道:

“怎麽打不過?我們既師出有名,乃為正義之師!他們卻是目無國君,目無國法,乃為寇師!且如今正在圍攻晉陽,早已成強弩之末,我們又如何勝不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