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什麽是企業級理解

現場關注黃白遊的人可不單只有身旁的郭幸,眼珠子都快黏上去的還有吳子南,不過相比前者眼含震驚,後者目光裏更多的是看熱鬧。

“白遊你有什麽看法,如果看法不成熟,說說有什麽問題也可以。”李倉態度良好,“老夏還有我們都在,可以趁此機會好好討論。”

“是有點問題,需要麻煩夏老師和李導。”黃白遊坦然地說,他從不覺得有問題需要請教會低人一等,因為知道自己什麽地方有問題,是很難的事。

“那我先說一點對人物的分析,想請教的問題先放在後面。

“其父林鎮南是武林四大高手之一,但林府被余滄海率領青城眾滅門,證明福威鏢局青黃不接,側面反映林平之的武學天賦不好,以及被父母保護得太好。

“林平之秉性天真且善良,有小聰明但非常有限,更多的是輕信他人,關於角色我認為有四個重要的轉折點。

“第一個轉折點在第72場,察覺到嵩山派與左冷禪有問題的林平之,想要連夜逃跑,但這一集失手殺人,他心中的天真被磨滅了,不過善良依舊保持著。

“第二個轉折點在第309場,本來因為冤枉了令狐沖而心生愧疚,被黑衣人圍攻,令狐沖悍然出手,便懷疑令狐沖施展的《辟邪劍譜》,[大師兄,你所使用的劍法,莫非是林家的辟邪劍譜?]這句台詞我認為是疑問句,林平之不確定。直到後面被黑衣蒙面從手中奪走劍譜,所有人都判定是令狐沖所為,心中愧疚感與懷疑瞬間化作憤怒,這個轉折讓他心中的善良減弱。

“第三個轉折點出現在弄清楚真相再度和令狐沖和好,卻發現一直以來最為尊敬的師傅嶽不群,居然會完整的辟邪劍譜,心中對他人的信念也崩塌。

“最後一個轉折點是854場至913場的內容,黑化自宮練就劍譜的林平之,與令狐沖決鬥中殺死嶽靈珊。師娘寧中則也自殺,知曉對自己最好的兩人直接或間接因自己而亡,林平之終究瘋魔。

“我的理解是,林平之因為劍譜從天真少俠被逐步逼成魔頭,上述只是我一點點淺見,還請夏老師指教。”

黃白遊口若懸河,相比五萬字的分析,只是簡化又簡化的產物,可以說已經算是很收著了,七個成長裏程碑,十五條“如果”分支,都沒說。

不能太高調,黃白遊心裏想,可這番脫稿又流暢的理解,已經讓現場鴉雀無聲。李倉滿臉驚訝,好家夥還真是億點點。

編劇老夏本來不對劇組裏“最不會演戲”的人抱有期待,可這番理解至少得通讀了劇本許多遍才能有。

吳子南微微擡起左轉的脖子,有點酸疼,但肉體的疼痛早被心靈的震撼給覆蓋,和黃白遊一比,不就是小學生閱讀理解和大學生閱讀理解的區別了嗎?!

有趣的地方在於黃白遊沒開口之前,小學生般的分析為全場最佳。

身旁的郭幸回過神,口中喃喃自語,“真的有點多。”

“看來白遊是把劇本認真研讀了,我看著不錯,老夏你覺得呢。”導演李倉出言打破沉默。

“我感覺沒問題……”老夏頓了頓,不自覺學起了前面調侃過的高紫口頭禪,“是這樣就是這樣。”

“功課沒做錯就好。”黃白遊接著說:“關於劇本有個小地方我有些疑惑,第254場林平之質疑師父嶽不群的話,這裏夏老師是想暫時表現他不畏強權的主觀性嗎?但當時師父作為他唯一的依靠,且君子劍的江湖名氣以及高超的武藝,一向是他崇拜的對象。”

“在還未發現師父會辟邪劍譜前,林平之‘師父內功深厚’、‘師父劍術通神’類似敬佩的話說過16句,第368場戲嶽靈珊剛開口[小林子,辟邪劍譜我爹他……],就被林平之打斷,他絕對相信師尊。”

“結合劇本,在第三個轉折點前的林平之,師父不是強權,更是依靠。夏老師,此處的質疑是不是有點問題。”

劇情雖然邏輯爛,但其他地方黃白遊不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的話,都能邏輯自洽,只有這地方前後矛盾。

老夏聽著,從旁邊拿來劇本,對方是張口就來,他要翻翻劇本才能找到討論的段落。

劇本底稿大綱他寫的,但整體內容是交給了兩個不記名的編劇徒弟,最後按照投資方的要求修改,標準也簡單,要有“愛而不得”,要有“一往情深”,要有“三角戀”。

“那麽黃老師,你認為這句台詞應該怎麽改?”老夏看完劇本,他實在想不起寫這句台詞時的想法。

“[師尊深思熟慮],我認為林平之應該這樣回應的。”

黃白遊說出自己的想法,“嶽不群是城府很深的人,他的這段話是故意試探林平之是否好掌控,從而後續就讓寧中則教授了華山的高深劍法,劇本裏沒寫劍法是什麽,我猜想是《玉女劍十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