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壓力來了

“未拍先火,也是壓力。”李毛鋒點燃一根煙,皺眉然後又舒展,“雖然壓力不在我身上。”

李毛鋒有著“小眾孤島”的贊譽,業內第一影評人戴錦繡評價。演員有千人一面和千人千面的分別,李毛鋒是後者,塑造過許多精彩的角色,但演員本身名聲卻不顯。

小眾孤島,蘇世而精。肯定是誇獎,但“孤”也有貶義,因為戴錦繡認為李毛鋒雖然能夠做到千人千面,但始終差了點靈氣,導致沒有哪怕一個角色能夠在觀眾心中留有強烈記憶點。

說話還真委婉,整個劇組因為黑幕謠言被網友凝視,肯定全劇組都有壓力,周席麟心想,估計李毛鋒是背後說兩句黃白遊的小話,但話到口邊就改口了。

“我有看過新笑傲的片段,黃白遊的演技挺過關。”周席麟說道:“也希望他能扛住壓力。”

“遇到過很多在某部戲發揮得好,但就曇花一現,再也無法復制,因為這種演員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李毛峰把煙蒂懟到空易拉罐裏,“不過黃白遊的表演看上去有靈氣的。”

聽李毛鋒說話只能聽前半段的表達,後半段是找補,李就是認為黃白遊演不好。

“佟導選角肯定是有自己的道理,不會影響電影質量。”周席麟相信導演佟屈的眼光,也結束了這話題。

隨即又聊起劇本圍讀的事,《生命之路》是大圍讀,攝影組和服化道都會參加。

周席麟不是大紅大紫的明星,但確卻是行業不可或缺的中青年演員,影視劇中許多重要的配角都需要他這類演員,是圈內中流砥柱。

“能不能加入你們年輕人的談話?”趙江主動搭話,他是影片男主,也是劇組咖位最大的演員,主演的影片票房超過百億,也加冕過東京電影節影帝。

用一句話來形容,趙江性格哪怕稍微強勢那麽一點,導演佟屈都壓不住。

嚴格意義上來說,除了黃白遊,《生命之路》的演員陣容寫著實力派三個大字。

“趙老師(趙老師身體還是那麽好)”周席麟和李毛鋒連忙搭話。

“在聊什麽?”趙江好奇的問。

“聊劇本。”李毛鋒說道:“聽說一會劇本的原型要來到現場。”

於似乎,周席麟對李毛鋒的初始印象,除了說話聽一半,又多了個胡謅是張口就來。

“我見過狄老師。”趙江口中的狄老師就是主角程德原型人物,“跟我是完全不一樣,飾演起來很有難度。”

“佟導為了人物沖突和戲劇性,進行了改動。”趙江判斷說:“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

“征求過原型人物的同意,都沒問題。”周席麟說。

“劇本人物都有向下挖掘的空間。”李毛鋒說道:“法理和情理,我請教了許多現實中的執法者,他們遇到類似的事,也處於兩難境地。”

“有現實邏輯支撐,以及現實基礎才能演好戲,這道理是我在前幾年才明白的。”趙江說著,“有這個心,很好。”

別看趙江被觀眾熟知的是喜劇形象,但上戲畢業的他是徹頭徹尾的學院派,甚至拿過話劇金獅獎,不過演出被戴錦繡一針見血的指出“趙江的表演不接地氣”,也是在近兩年才好多了。

見趙老師誇獎李毛鋒請教執法者,周席麟也忙不叠地表達自己也與白血病患者接觸過。

三人談話時,忽感旁邊吵嚷,詳細點描述,儀式現場是開闊地帶原本就很吵嘈雜,讓人值得注意的是人群都向一個固定的方向聚攏。

什麽大人物到場?可劇組裏最大的腕在此,李毛鋒瞧了一眼趙江。

“發生什麽事了?我過去看看。”瞧見有人聚集在一起,喜愛刨根問底的周席麟直接就往人群的方向走。

瞅著周席麟的背影,李毛鋒開口:“趙老師我們也過去看看?”

“嗯去看看。”趙江說:“都是同個劇組,出了事也好幫忙。”

趙江和李毛鋒走過去,劇組人群聚集還真是因為一個演員到場……一個熟悉的身影,主要李毛鋒感覺眼熟,又眼熟又陌生。

二月下旬的金陵依舊寒冷,排除極個別要風度不要溫度的精神小夥,人們皆裹著厚實的外套。

來人也不例外,但上半身羽絨服的肩線垮到手臂肱二頭肌的地方;羽絨服材質使然穿上會顯胖,眼前這人居然穿上羽絨服依舊顯瘦,感覺腰部空空的,就像是衣架掛著外套。

擡手之間露出手腕,細得真像骨頭外套一層皮,手掌卻挺大,感覺是大人的手掌安插在少年的手上。

身體不適?這是趙江內心的首個反應,但來人面容的精神頭挺好,不像病人。

“黃白遊?都看不出原來的樣貌了。”李毛鋒是終於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