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路線明確

“這個獎項是我當前最有可能獲得的主流獎項了。”黃白遊抱有希望。

為什麽要向主流靠攏?黃白遊從牟利的角度來思考,大導演挑選演員,一方面出於自己的觀感,剩下的就是朋友推薦,以及主流獎項獲獎者。

道理很簡單,當要一個需要演技的演員,從主流獎項中尋找,總好過大海撈針。

當前華夏有四大電影節,黃白遊已參加過金雞百花電影節和喜都電影節,都是作為陪跑的存在。

剩下的兩個,有華夏第一電影節之稱的魔都電影節,而今日黃白遊要想參加的是京城大學生電影節。

“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拍、大學生評”是它的宗旨,三分之二的評委都是學生。

學生評價就比較直觀,因此經常能看到不少其他電影獎項避之不及的商業片。

但規格卻一點也不低,北師大、總局、六公主、中影報社、京城電視台等,聯合舉辦單位的分量甚至超過絕大多數獎項。

某種意義來說,規格決定含金量。

頒獎地點於北師大學生活動中心,在座數百名觀眾,絕大部分都是學生,不過第四和第五排坐著的是聯合舉辦那些部門的領導,以及校方領導。

前兩排是有提名的演員或導演,頒獎時方便上台領獎。

“獲得第29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的是《慌槍走板》黃白遊。黃白遊所飾演的胡福生,表面看看似是喜劇人,但遠遠不止是喜劇人。如果胡福生是喜劇,將是這個社會的問題。”

“黃白遊的表演有厚度有沖擊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展現人物的文學性,恭喜獲獎。”頒獎嘉賓念著評委會給的評語。

獲獎了!

台下禮貌性的掌聲一片,以前都是看劇組的大佬拿獎,今日輪到他了。

黃白遊起身上台,“謝謝,能獲得這個獎是對我演藝生涯一個階段性的鼓勵,我會繼續演繹更好的角色,謝謝。”

手中拿著獎杯,形狀類似古代的虎型兵符,所以電影節又名“飛虎杯”,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沒有失態吧。”黃白遊問旁邊的董鞏。

“完全沒有,揮灑自如。”董鞏小聲道。

董鞏又道:“既然組委會把你定義為新人,那麽影帝就別想了。”

“能拿到最佳新人就不錯了。”黃白遊道。

“很多時候我感覺你有點吃虧,偶像出身吧又沒高人氣,偏偏又帶著這個負面的身份。”董鞏說道。

黃白遊道:“懂哥話到頭了,你不提這茬我本來還挺高興的。”

“怪我怪我,一會我自罰三杯。”董鞏道。

“三杯可不行,今晚要喝好多杯。”黃白遊說道。

今晚的驚喜還沒完,黃白遊不僅榮膺最佳新人獎,還有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成為當晚的大贏家!

這獎項更純粹,參選的電影所有男演員都提名,由學生票選,票數多者獲勝。

黃白遊以34票的優勢獲得該獎。

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被李夢露斬獲,學生電影節史上罕見的同時摘得男女歡迎獎項。

慌槍劇組五提三中,今晚黃白遊請客。

即便影帝和影後,以及最佳導演都和《慌槍走板》沒關系,但大學生電影節媒體們關注度的可不是這茬。

瞧瞧官媒的報道——

華夏青年報:《第29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落幕,哪些演員受歡迎?》

京城日報:《大學生電影節圓滿落幕,黃白遊獲得年度最受歡迎男演員》

華夏新聞網:《[娛樂早報]大學生電影節頒獎,黃白遊李夢露分獲最受歡迎男女演員獎》

……

什麽叫排面,其他電影節難有這個媒體陣容。

金逸影視立即開啟宣傳,他們的宣傳渠道不如天宇傳媒,但旗下藝人也少,可以集中資源辦大事。

“第一步很結實的踩下了。”黃白遊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對的。

演員圈站穩腳跟、二線演員、一線演員、在亞洲擁有影響力的演員、全球擁有影響力的演員、世界一線演員,當前在二線演員往一線走的途中。

當然世界上肯定沒準確明顯幾線的標準劃分,否則就太扯了。

一部戲就可能直接一線,甚至亞洲知名,上述劃分是前幾天黃白遊走出公司心中豪情萬丈時,進行的粗略劃分。

“我人氣方面差一部爆款劇,一部類似《慌槍走板》,兩者還來一個就行。”

“獎項的話,定個小目標,摘白玉蘭獎視帝,或金雞影帝。”黃白遊思考著,但手也不停歇,用大眾點評團購晚餐。

此次來頒獎典禮的人不多,只有周曉春、李夢露、董鞏、洪自健等七人。

“李夢露好像喜歡吃西餐是不是。”黃白遊要平衡每個人的喜好,不說每個人都愛吃,但也不要碰到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