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為他寫的!

勞動節假期的十幾部電影,可不是都堆到五月一號,對自己影片質量沒那麽有信心的片方,會在4月28、29、30這幾日提前擺上台。

反正有五部靈異片預備在國產片保護月撈錢。

說是靈異片,但多半是精神疾病和裝神弄鬼,其中《鬼屋逃生2》是比較讓人期待的,因為“裝鬼”裝得比較有新意。

“神探黃白遊:知其瘋,還要知其所以瘋。”——新京報

“《神探》即將上映:神探的瘋狂,黃白遊才懂。”——華夏青年報

“生猛升級,黃白遊、向寶銳、寧傑誰才是大反派,五月一號震撼揭曉!”——錢江晚報

等等。

紙媒和互聯網的新聞報道還是很密集的。

金逸影視和星娛樂是主投方,而內地宣發是前者負責,好歹也是內地top10級別的院線,宣傳能力肯定是有的,至少在勞動節的電影中,是第一档的存在。

就好像編劇鞠希雷接受《華夏青年報》的專訪,沒金逸影視安排,根本就夠不上。

鞠希雷也非常“懂事”,知道內地觀眾喜歡看什麽。

節選一部分內容:

[片名中的“神”,是指“神神叨叨”,所指片中黃白遊飾演的“癡鳩線警探”,他自言自語、瘋瘋癲癲、活著自己的世界中,但卻可以一眼看穿人內心最陰暗的東西。

鞠希雷說:我年紀很小就入社會掙錢,十三歲開始就做了很多行業,都是底層行業,接觸過很多人,見過好事壞事不好不壞的事,會開始習慣去觀察、去感受其中的奧秘。

現在回想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是挺不幸的,但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是很好的鍛煉。

鞠希雷又說:這部戲的神探,需要深厚的演技,在寫劇本時很擔心演不出我想要的角色,直到我看到新聞《南海十三郎,戲妖黃白遊閃耀海外》覺得借鑒了一部分黃白遊的演戲之妖。

有些演員演完,需要導演去修正他,但有些演員在還未開始時,就能提供很多種演法,他可以和導演一起發展、創造一個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黃白遊就是這麽一位演員。

神探能讓黃白遊演技有個完整的發揮,而黃白遊也能塑造一個經典角色!]

瞧瞧,明明馬修思這角色是黃白遊自己去壓力單總搞來的,當初導演韋狀還不樂意。有一說一,鞠希雷確實是很欣賞黃白遊,但也就這樣。

後半段的采訪內容卻坦言是以黃白遊為原型寫的,娛樂圈真心是靠捧,為了票房,鞠希雷和韋狀要把黃白遊舉高高。

京城某個記者發布會,韋狀被一群記者圍住。

“據知情人爆料,韋導對內地演員有偏見是真的嗎?”

“從香江媒體的轉述,韋導說過再也不會和內地演員合作請問是真的嗎?”

一群記者舉著話筒,目光期待地看著導演韋狀。

此場景韋狀也沒讓他們失望。

“也不能說對內地演員有偏見,只是內地觀眾太包容,我個人認為如此的包容應該換取更好內地表演,而不是敷衍。”韋狀說道:“黃老師讓我改變了對內地演員的一個認知,他的電影裏的表演……我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形容,他讓我嘆為觀止。”

#最能發揮演技的角色#

#黃白遊的表演讓我嘆為觀止#

金逸影視馬上買了兩個熱搜。

能讓黃白遊演技有完整發揮的角色,不少“演技粉”,喜歡看演員飆戲的群體,就來興趣了。

還有“好奇黨”,這群觀眾的好奇心非常重,黃白遊到底貢獻了怎麽的發揮?

“能讓白帝演技充分發揮,難道比十三哥還厲害?”

“大寫的期待,韋導和太多影帝合作過,能讓他說出這種話鐵定很震撼。”

“寧傑、向寶銳,還有黃白遊,三大影帝飆戲,雀食期待。”

“本來在《無王之爭》和《神探》猶豫,就選神探了,相信白帝。”

等等留言,很顯然金逸影視想要的宣傳效果達到了。

勞動節十幾部電影裏,《神探》預售是最亮眼之一,高達4753萬元!

和《南海十三郎》破億的預售相比,那肯定拉胯。

可是前面也說過,南海的熱度四成來自“五影帝”,剩下六成都來自與裴文的1v1。

當前的電影市場,影片預售過千萬就值得官微發動態慶賀,能拿到兩千萬官微、導演、主要演員得共同發動態。

至於五千萬以上的成績,要麽是系列續作,要麽有出圈的爆點新聞。

“我們的宣傳起效果了,《神探》的預售成績,這港片裏能排進前幾吧?”韋狀伸個懶腰,這數字也不枉他近半個月的連軸轉。

“拋開幾部賀歲片,神探的預售是最高的。”鞠希雷回答,臉上也帶有笑容,顯然對影片的預售成績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