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內行看門道

星期一,首映禮。

《無雙》有內地和香江兩邊的資本共同投資,所以現場的影評人,來自兩岸。

再看周圍一圈架設長槍短炮的記者,胸前掛著的藍色身份牌體現來處,有光明報、青年報,也有南華早報、明報。

“怎麽把他請來了?”葉薦軒皺眉。

“誰?”黃白遊順著目光看過去,幾個影評人圍成個小團體,有說有笑。

小團體有黃眼熟的,能叫出名字的那種。

“一個討厭的影評人。”葉薦軒話語所指是小團體裏矮矮的中年男子審中易。

他是明報專欄作家、旅行小說家以及影評人。

審中易的影評人身份被大眾熟知,就是以猛批葉薦軒嶄露頭角,“你個人魅力大,但也不用孔雀開屏的炫耀,演誰都是葉薦軒”也是出自審之口。

比之《神探》的首映禮邀請陣容,《無雙》從各個方面都要大氣得多,宣發資金更多。

“不要像神探那麽癲,希望拍點正常的劇集。”影評人萊昂(Leon)說。

“我的希望和你不一樣,我希望葉薦軒少開屏,做出符合劇本的表演。”審中易說。

但下面的話茬就沒人接下去了,一來他們可不想噴葉薦軒獲取流量,二來葉薦軒被譽為香江演技之神,他的演技大陸絕大多數人都是認可的。

“咳咳,有什麽話一會記者提問再說吧。”有影評人略過話題。

都迫不及待了。

無論是主創團隊,還是現場來賓,抑或是小夥伴們。

那我們廢話不多說,跳過無聊的記者提問,直接上正片。

故事由黃白遊飾演的李問,在泰國監獄裏制作假郵票開始。

幾個鏡頭就交代了場景,要想寄信,需要給獄警足夠的好處費,而黃白遊飾演的角色沒錢。

“噢?給全景,不是替身?”影評人張智高驚奇的發現。

一般這種鏡頭,只會給手部的特寫。用高情商的說法,是為了讓觀眾們看得很清楚。

但在場的影評人誰不知道低情商的說法?

請了替身。

這鏡頭一出來,明顯就是演員自己用魚刺臨摹。

“聽說黃白遊會提前學習拍攝所需的知識,比如拍攝南海十三郎去學粵劇。”影評人佘軍說,“現在看來明顯是為拍攝而學習作畫。”

張智高不由點頭,什麽是專業演員的模板,這尼瑪就是!全部演員向黃白遊看齊。

周貝宏是有本事的,三下五除二交代了事情的始末。

電影通過李問的閃回推進,而警方通緝的假鈔罪犯畫家也要審問李問才能得知。

阮文玉知道男友開始制作假畫之後很痛心,並表示接受不了,就把李問的一幅畫擺在自己的畫展之上。

“真也好假也好,剩下這一張賣不出去,就是最好的證明。”黃白遊慢慢地走進畫廊,步伐又慢又不堅定。

“我不幹了。”黃白遊輕聲說。很輕,好像嘴前有蒲公英,稍微用力一點就會將蒲公英吹散。

“你不幹這個要幹什麽呢?難道你要繼續回去畫假畫?”女友阮文玉感到很崩潰。

看到這一幕,在座影評人心裏暗叫一聲糟糕,因為常姝迪沒接住。

實際上這裏一段已是常姝迪在拍攝中,表現得最好的片段。

黃白遊笑了笑,笑容不苦澀,也不無奈,好像真的聽到了很大的笑話。

可不就是笑話嗎?那麽在乎自己名聲的李問,現在徹底放棄了畫畫,走向了制作假畫的道路。

從口袋裏摸出一包煙,抽一根含在嘴上,他的笑容好像在告訴常姝迪,在告訴觀眾——

“笑啊,為什麽不笑?是這個笑話不好笑嗎?”

“對不起,我……”常姝迪飾演的阮文玉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馬上道歉,但看向李問的表情,後續的話怎麽都說不出口。

黃白遊飾演的李問此處有個細節,他拿出打火機,先把自己的畫點燃,然後才點燃香煙。

好像是——陪一根,祭奠曾經的練畫的日子。

“這段表演層次分明,沒有什麽出乎預料的表現,但就是演得好!”現場一位導演嘉賓說。

導演是曾經合作過的佟屈。

“紮實的演技,特別是他最後看向燒毀的畫作,好像是把他自己親手燒毀了,演得太好了。”又一位演員評價。

演員是沒和黃合作過的一線演員。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前的狀況就是這樣。

常姝迪的演技不差,絕對有中上水平,但比起黃白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李問這角色又窩囊又膽小,黃白遊不會因為想要讓自己的角色討喜,就更改劇本什麽的。

實際上懦弱膽小,不是大多數人內心都存在的東西嗎?

黃白遊演出了人物膽小懦弱的原因,也演出了人物自毀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