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他來了他來了

“噢,你這個愚蠢的托馬斯,你知道……”

“傑克,父親送你去就讀外語專業(中文)不是為了讓你學習華夏的奇怪口音。”弟弟托馬斯說。

“居然連哥哥都不稱呼,你信不信我用我的尖頭皮鞋狠狠地踹你的屁股?”哥哥傑克惡狠狠道。

托馬斯瞥了一眼傑克腳下踩著的鞋,留下輕蔑的白眼,“我先出門了。”

和愚蠢的哥哥待久了,自己腦袋也會不好使,所以托馬斯離開屋子,今日他要和女朋友安琪看電影。

離家十公裏左右的電影院,海報和明星立牌出現罕見的亞裔面孔。

“《楚門的世界》,今年戛納電影節的獲獎電影,但還要有十幾天才上映。”安琪說。

“上映時我們來看。”托馬斯瞬間領悟。

“這個華夏明星近期人氣很高,”安琪指著電影楚門的海報,“上次在電影院大規模見到華夏明星的面孔,好像是在四五年前。”

“邁克楊不是華夏人,他加入了我們國家。”托馬斯說,“上一個這樣登上洛杉磯街頭海報的華夏明星,應該是我父親那一輩。”

緊接著托馬斯和安琪聊到霓虹的忍者片,別奇怪為什麽從華夏明星忽然跳到忍者,兩個互相吸引的客體在一起,思維肯定發散。

從生活在美利堅的普通人反饋能看出,黃白遊在歐美市場已刷了臉熟。

即便是一向說華夏壞話的《好萊塢陣地報道》,也有副版頭條進行報道“華夏明星黃白遊斬獲戛納電影節影帝,不需要聽力的表演驚嘆評委會”。

不過《好萊塢陣地報道》文字裏暗示,黃白遊在戛納封帝和他聽不見有關。

除了娛樂報刊,嚴肅報紙《洛杉磯時報》也發布一篇文章,該報用一句話來形容黃白遊的表演,“終於華夏也出現了他們的肖恩·阿爾瑪斯”。

肖恩·阿爾瑪斯被譽為天選之子,十四歲就出演大導演的作品,入圍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然後二十九歲成為奧斯卡影帝,當前年齡雖然才三十七歲,但已是好萊塢公認的演技派。

洛杉磯時報是這麽誇黃白遊,但也未嘗不是用黃在捧肖恩,因為肖恩可沒拿到歐洲三大影帝。

“美利堅慣用套路,喜歡用誇獎給人制定規則。”覃醒放下報紙。

報攤老板的目光如果可以殺人,覃醒應該在劫難逃,看了半天也不買。

覃醒人在美利堅紐約,身為《疾速追殺》項目的制片人,他主動的把外聯的活兒也幹了。

電影百分之八十的戲份在紐約拍攝,剩下20%也是美利堅境內的城市,奈阿克、法明代爾等地點。

“如果這次不借機沖擊好萊塢,等待下一次機會就太難了。”覃醒這樣說,他內心也希望楚苑目光放長遠一點。

布魯克林海軍船廠、謝弗登陸平台、加略山公墓、海運交易所大廈等等,當然標志性建築曼哈頓大橋也不能忘。

以上取景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談攏的,覃醒也做好了準備,事到如今先去餐廳吧。

他在餐廳約了人。

“約瑟夫先生您好,請問你對這個作品有什麽看法?”覃醒對面坐著一位頭發禿頂,但戴著假發的墨西哥裔。

“說實話,這部漫畫美利堅人太熟悉了,也有太多翻拍的版本,很難拍攝。”

北歐和歐典戰略部副主任,並不是覃醒目光終點,甚至他在任期間,很好的完成工作同時,累積了相當多的人脈。

面前約瑟夫·埃德溫是如此,以及手裏捏著的版權亦如此。

“我知道很難,所以才找到約瑟夫導演。”覃醒說。

約瑟夫說,“如果讓我再度重啟這個漫畫,我會以黑暗的視角拍攝。”

覃醒的事先放一邊,繼續說歐洲各國對黃白遊的報道,比較熱烈的當屬英國和法蘭西。

法蘭西就不用多解釋,畢竟戛納電影節是法國舉辦的,自己不好好報道那誰報道?

《費加羅報》作為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他的閱讀人群是白領和商務人士,簡單來說比較高端。

瞧瞧報紙的名字,都是借用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劇作《費加羅的婚禮》,之所以用劇作主角費加羅當報名,也是源於劇作的一句經典台詞——

“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

[戛納電影節即將丟失歐洲三大電影節之首的地位,源於評委會制度的僵硬。

每一屆電影節的獲獎名單,都帶著濃烈的主席氣息……]

一貫的喜歡批評,這次也不例外,《費加羅報》批評戛納電影節的評審模式太落後。

隨即報刊又列舉了詳細的數據,電影節近些年獲獎的導演,美利堅人的比例逐年增加,黃白遊的獲獎被該報認為是難得的具有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