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來大活了!

國內的黃白遊在休息幾天之後,赫然發現自己手裏居然只有一個劇本。

當前只有小醜的酬勤任務。

“不太習慣,以前都是一個劇本接一個劇本的。”黃白遊伸個懶腰。

黑暗騎士進組尚早,主演還沒找齊,故此酬勤任務也不急。

“今日要不要慰勞自己一頓大餐?”日常黃白遊很隨意的,只要不暴飲暴食就成。

畢竟吃太胖,進組要減肥的話,太趕會傷身。

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了黃白遊的安排,來電人於墨。

“有時間。”

“那去看話劇可以嗎?”

“就在南匯見面吧。”

三言兩語掛斷電話,黃白遊思索,“於導這是怎麽了?”

剛才電話裏有氣無力的,仿佛打膠了十幾次,聽語氣也不像有胃口的模樣,所以黃白遊約著去看話劇。

楚門後面是疾殺,黃白遊確實也好長時間沒怎麽關注國內,上網一搜索——

“大概知道了,於導當前也不好受。”

《南海十三郎》後,於墨拍攝了三部作品,開頭的一部是商業片,小賺一筆。

去年的一部青春校園劇,有點小虧本,於墨也不以為然,恰逢黃白遊曝出突患聽力障礙,還幫忙起了一個卦,發短信安慰。

同時資方也不以為然,因為也不是於導擅長的類型,新作回歸選擇了最擅長的粵劇題材。

拿到2.7億元的總投資,拍攝了《江湖八十本》。

不了解粵劇的人或許看片名還以為是個武俠片,但實際上是講述粵劇最輝煌的時代。

那是默片時代,電影是黑白的,還沒聲,因此粵劇的觀眾群更大。

那個時代有三十六個成名的戲班,還有各路女班、過山班等,反正特別的輝煌。

於墨寫的劇本,他本人的想法如下,“一個江譽镠就能贏得滿堂彩,那麽在粵劇歷史上更輝煌的,金山炳、蛇仔利、靚芬、小晴雯等等,群星璀璨,還不更靚?”

今年勞動節档期,《江湖八十本》上映,票房七千萬左右……有這票房,還是因為不少觀眾沖著南海十三郎的導演新作這名頭去的。

典型的不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麽,觀眾是對粵劇感興趣嗎?

南海十三郎看的說是天才的一生,更直白來說,江譽镠不是粵劇劇本作家,換成京劇劇本作家,對觀影也沒任何影響。

“這個票房分賬估計只有兩千來萬,哪怕兩個多億的投資有水分,1.5億元也肯定是有的,主投公司恐怕要破產了吧。”

黃白遊還有更關鍵的一點沒說,《江湖八十本》也是粵劇題材,這次撲街,相當於是於墨自己打翻了自己的飯碗。

以後沒戲拍是誇張,於墨在圈內依舊能拍攝些小成本,可要拉大投資……

換上一身舒適寬大的服飾,脖子上的圍巾遮住大半的臉,再戴一頂毛線帽,就不用再遮掩了,黃白遊就露外面三分之一的臉,認不出來。

大冬天的,黃白遊不習慣自己開車,叫了一輛網約車,他休息放假,也不想打電話給顧哥。

車上黃白遊找來江湖八十本觀看,大熱門的片子,會很晚才上互聯網平台,但撲街片就會趕緊賣了好回血。

“如果是粵劇迷的話,這部影片絕對是心喜之作,因為好多如雷貫耳的粵劇名伶登台。”

“可不是粵劇迷……”

黃白遊觀後感,是好電影,但不是好商業片,題材太小眾。

就和某些作者寫小說,只顧著自己爽,一點也不想想題材問題。

“爺們兒,感覺你有點眼熟,你是名人嗎?”司機時不時地看後視鏡。

突然一聲問候,黃白遊反問,“師父你看我是像什麽明星嗎?”

反問讓司機心裏以為自己遇到明星的想法消散了,他還是說,“眼睛有點像演技很好的那個明星,就那個很老很年輕的影帝,叫什麽來著,話到嘴邊忘記名字了。”

側面反映,黃白遊的大眾認知度相當可以,很老很年輕,這種誤會矛盾的詞出現在他身上也沒什麽違和感。

年齡是年輕的,但演技是“老戲骨”的。

本來嘴角帶著笑意的黃白遊,又聽聞司機說,“他名字很獨特,有點難聽,怎麽就叫不上來了。”

……

南匯共創是一家極具風格的舊書店,於墨給黃介紹,後者要找絕版的資料書,就會上這來碰碰運氣。

約定的時間是四點一刻,於墨提前到達,黃白遊一眼掃過去就瞧見了。

民眾對導演的認知度真不高,除非是裴文和岑鶴這種,所以於墨出門壓根不用擔心會被認出來。

倒是沒感覺於導清瘦,黃白遊直觀感受的是於墨肚子大了,明顯的啤酒肚。

“走吧,票我都訂好了,今天可有一出好戲。”黃白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