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推離戰災

神州兵事部的總裁在瞭望東大洋的地圖。昆侖山上的衛鏗則是在審視世界島上區域交流的障礙。

現在神州的西北部是蘇熊,無論從軍事,還是經濟上,都應當慎重考慮和其之間維持一種長期和穩定的關系。

而衛鏗手上拿著的是一份西北互市的方案。這份互市方案,衛鏗也發給了兵事部的總裁,同時一起發給他的,則是西域猖獗的兵事走私項目。

在秦統歷2211年,8月後

自從兩人在昆侖基地內見面,其後就一直保持著私人之間的溝通,雙方的關系非好友,非君臣,明面上是上下級,但是實際上如同對弈“知己”。

總裁很清晰的知道,衛鏗在西神州的分量越來越重了。鋼鐵,機械機械,能源,在西經聯的調配下這些年一直是在爆發性增長,這些都是關乎於戰爭潛力的實力指標。這種勢力的增加,讓神州西部面對傳統經濟區域越來越桀驁不馴。但他知曉,目前只要衛鏗坐鎮,神州以西就不會出亂子。

衛鏗在高原上只保持了五萬兵力,不增不減,重心還是整理商財,民略。在總裁心裏,這仍然是傳統士大夫。

有衛鏗這番實力卻對神京保持操守的大吏很難得了,換上了別人早就行安祿之亂了!

並且當下衛鏗實質上,是壓制了神州中西部其他的野心家。

例如在西域,漠北甚至蜀南的那些總兵們都有擅專之舉。

這種情況以西域最惡!這些上次戰敗後的總兵們,在得到了神京方面的基地車後,就大肆的招募私兵,這樣的野心勃勃,神京不知道則歌舞升平,但是現在總裁知道了則是冷汗直冒,好家夥,這才是真的要割據。

而衛鏗提供的方案是,與其放任走私,不如徹底進行邊關貿易,關稅收歸於朝,斬斷西域這些兵事主官們的肆意妄為。

衛鏗給予這位總裁的諫言:“神州以西戰略唯三,兵穩,經榮,民定。其中兵穩最為骨架,神京作為國之中樞,對軍定要牢牢把控。”

也就是說,衛鏗支持神京令達疆野。所以無論衛鏗其他想法和朝中元老有多少相左,憑此一點,總裁就覺得衛鏗是現階段的國之砥柱了。

……

衛鏗並未想推倒神州,向來只是覺得神州不能由著某些人妄為。現在的國西戰有變,主要是因為蘇熊那邊。

這個強悍的陸權國度,現在在神州北部保持著百萬大軍,仿佛一觸即發。

但是衛鏗卻看到了根本,這不是戰爭問題,而是互信問題。

在歐陸,羅斯人所有的人口居住地,全部緊貼著西邊,每一步擴張只能進一步加劇和中歐地區族裔的摩擦。

而在東方呢,隔著大片戈壁沙漠和永凍土,只要通過一次戰鬥證明他們在東方難以立足,無法像西班牙人征服印加那樣輕松加愉快。他們思考的就不是入侵,而是對東方影響力的防禦。

蘇熊其實是極度需要和東方交流的,這種交流需求宜疏不宜堵。

話說,這事情也和衛鏗有些幹系,在怛羅斯之戰後,衛鏗把經濟搞的太好了。

以至蘇熊在該地區軍事上獲得了勝利,但是其他方面一敗塗地。對該地區的幾次大規模經制變革全盤失敗。在別有用心的歐陸媒體陰間報道下,就變的很鬧心。

衛鏗的資料中,自怛羅斯之戰後,蘇俄在該地區的治理成效~~~簡直了?

大農場搞成了大荒漠,發展工業抽去了大量河流淡水,讓鹹海直接幹涸變成了鹽堿地。秋季時直接黑風暴

好家夥,砸了那麽多石油和幹部人員,在當地直接治理不下去了,以至於讓該地區的土著覺得還是迷信一點好。

……

有道是赤道地區的當地人缺乏動員,故,“赤道地區無強國”。但是高緯度地區則是另一個極端,“事事等待動員”。

羅斯族就是一個代表,一個等待動員的國家。

在歷史上,自沙俄彼得大帝開始,當沙俄皇帝證明自己能打勝仗時,毛子無條件服從的接受強人動員。到了蘇俄鐵人時代更是如此,快速動員完成了強大的重工業建設。

但問題就在這裏,他們在小集體的時候卻不知道要做什麽。以至於在大框架體系非常宏大,小結構(輕工業和農副產業)各種技術上非常粗糙。(這點和昇陽相反)。

溯源歷史,用歐陸與之相參照,小市民階層獲得權力後,在中下層小結構上產生了非常優秀的管理能力。在商業、科學技術上有著精打細算的投入。這樣才有技術,制度進步。

但是毛熊這邊呢?有些遊牧化,上下結構就是灰色牲口和上層貴族兩層,簡簡單單的結構。

“中下層小企業怎麽自發管理!”“研發技術”“開發城鎮商業”,毛子這裏是一塌糊塗。只能靠著從歐洲這裏導入技術,升級生產。哪怕十月炮響後,也依舊沒有改變這種基礎人文落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