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無從找起的“必然”

蕩星歷1182年,隨著衛鏗第二次從天澤派分道揚鑣,這將天澤派這一堆搖搖欲墜的積木那最後的穩定軸給抽掉了。

工業時代的管理是個高技術含量的工作,並且需要管理者爭取穩定的政治環境。而不是將其拖入派系鬥爭旋渦。

整個軸區的工業失去了衛鏗的協調,在兩個月後就脫軌了。大大小小的問題並不是如p社的遊戲數據中:僅讓工業效率下降到百分之六七十。而是出現了大潰退,

軸區的總電力產能在第一個月降低了百分之十,第二個月降低百分之三十,第三個月直接癱瘓。

如果衛鏗還在天澤派內,絕對會被意承蒙找回來處理軸區的工作。

嗯,就宛如有些老板,仍然會在員工辭職後,習慣於微信打call那位“還沒找到工作,絕對很閑”的老下屬,把工作問題給解決了。

若是衛鏗沒走,會被學院派恢復工作,作為打擊“傳承派的人無能力管事”的重要憑證。

但現在,學院派也是沒有管理能力,只能和傳承派硬生生扯皮比爛。

不僅僅基礎的工業問題解決不了,就連軸區內的空間折躍者去星空駐守的積極性,以及空間消耗性械材的產能也崩塌式下降。

蕩星歷1182年到1185年,軸區換了八個管理者,平均每個管理者執政不過五個月,傳承派的人和學院派的人,面對軸區的問題都是想要強行讓其恢復,也就是利用高壓政策“逼迫產業工人進入工廠”。

這些來自門派內高高在上的劍師們,在舊封建體系下,面對比自己等級低的下層充滿自命不凡,將自己高階級帶來的威嚴,當做解決問題的重要資本。但他們這些“大家長的風格”在工業生產中慘遭毒打。

天澤派劍君們從來沒想過,下層的問題,讓他們產生了巨大撕裂。

星澤劍尊對門派內的一系列風波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了。已經百年沒有歸星的他終於歸來了。

他回歸時的氣場極其強大。

碩大的劍陣首先展開,覆蓋了整個北半球,在北半球某方圓兩千公裏區域內,大氣層上方出現了水波激蕩般的淩淩之光。紫木星北半球上方的這一大片原本平靜如水的空間,宛如被砸入了一大片玻璃渣。

在北半球的大陸上,無論是懸浮峰,還是軸區城市群,人們都感覺到天地微微顫了顫。鄉村內的人,走出了房間,對著周圍的天空張望。

橡樹城這樣的鋼筋水泥叢林中,在懸崖一樣的大廈空隙內,浮空車輛載具堵塞住了十字路口,視野被高樓阻擋的普通人,以為是發生地震了,慌忙尋找躲避。

天地中的其他生靈更是不堪。

原本在天空中有序的飛鳥瞬間驚慌失措,如無頭蒼蠅般亂竄,在大洋中無論大小魚類全部朝著深海鉆去。原本色彩艷麗張揚的海葵也收縮起來。

當這個劍陣覆蓋了天澤派區域後。天澤劍尊也對弟子的後人標定了自己的降臨點。

天澤派的劍君們,無論是傳承系,還是學院系,都停止了在明面上撕破臉的猜忌,迅速的調整空間遁參數,預備朝向軸區去迎接天澤劍尊(防止門派內的政敵惡人先告狀。)

……

此時已經離開天澤派三年的衛鏗,正在搞星球地幔測繪的任務。(秦曉寒:搞完了北天澤,還是沒放過南磁宏)

在地球二十一世紀,搞地質的就如同流浪漢,這是因為工作性質是滿世界跑,不是坐在辦公室內,拿著地質錘開樣品。

土頭灰臉的衛鏗從地下空間站竄上來,連忙朝著北方望了望。

當然不只是望了望,還“戳了戳”。

視線仿佛透過天邊的雲彩,衛鏗擡起手豎起食指,

手指尖前的空間出現了扭動,這個扭動瞬間擴散,爆發出來,蕩漾千裏之外。當然刹那後,就掃過了北半球。無聲無息滲透入劍陣。

從指尖上的“極小”到地圖上根本看不見衛鏗所在孤島的“廣闊”,這只是一眨眼之間。

如果用人類視角來看,衛鏗指尖擴散時的場景。

乍一看,好似淡淡的光芒沖擊波,掃蕩了天地。

但若能回放數遍,從衛鏗的指尖起始,天地顏色被過濾一遍。一種原先不被注意的色彩,突然被抽走了,就像是加了微弱的濾鏡。

其實上,這是空間曲率微弱變化,使得原本完整的光譜被壓縮了,故視覺上色彩少了那麽一絲。當然曲率會在數分鐘就會自然平復。

衛鏗發出的是沒有劍意化的空間之力。頻率剛好和天澤劍典劍陣三大主劍式相同。

這就如“鑰匙”剛好完美地匹配“鎖眼”。

衛老爺的空間之力就如同黃鼠狼鉆耗子洞一樣流利。絲毫沒有讓那個碩大劍陣有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