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使徒的起源,南北城邦

使徒,是潘多拉時代到來後,地球上誕生的最高等級的節點生物。

它們是大塊生態區域中,所有生物群落的基因交匯後,最終形成的核心生物!這是潘多拉場生態自然發展中的必然產物。

但是,地球上大部分使徒的誕生,和末日時人類的最後瘋狂脫不了幹系!

在羅紅星帶隊開辟的時間線上,穿越者們在這個位面收集了大量的資料。曾經有那麽一只小隊抵達了北美五大湖區域,在那裏確定了五大湖區域存在“億眼”這個使徒。

這個使徒非常詭異,與湄滄河流域的蜃幻菌絲相似,很難看到其中央本體的存在。

每一個進入該區域的生物,都會跟長腫瘤一樣,額外長一只怪眼睛。地上跑的鹿脖子上會長這麽一個眼睛,天上飛的鳥腹部或許會長一個眼睛,甚至有些樹木上某處也會出現眼睛。

這些眼睛都是有觀察能力的,但收集的信息最終會匯聚在哪裏?

根據基因輻射的測量,似乎是在五大湖中心。而這個中心很奇怪的是,有大量擱淺的船。

在其中某項專門用來冒險的時間線上。

孫洛熙中卿(女)帶隊抵達了這裏,發現了淤泥下的實驗室。而在實驗室中,找到了部分活著的腦組織,這可能是“億眼”挪移本體時,不小心代謝下來的部分腦組織。

孫洛熙發現這個腦組織時,當場被寄生了。這東西生命輻射非常強,在寄生後立刻就要奪舍。

孫洛熙在被徹底感染之前撤出了該區域,躺入了維生艙中,昏迷了四十天。系統直接從潘多拉空間泡中對接“人皇”生命輻射效應,將她拉了回來。而她清醒後,當即口述了在融合時候獲得的記憶。

五大湖的“億眼”前身是一個人類,北美的人類博士。姑且稱呼他為“奇博士”。

孫洛熙:“記憶很模糊,但是又很清晰,奇博士出入一些有生化符號的實驗室,獲得了一些令他興奮的發現。他在公共場合中,多次義正詞嚴的宣布,人類技術能抵禦潘多拉場的生命折射效應。這位博士,似乎也被主流媒體捧成了科學燈塔,並且擔任了首席衛生官,但是……

記憶中顯示,他私下和一些頗具有權勢的寡頭們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系。這類聯系,與他對外界發表的‘領導全世界抗擊xx’不同,而是興奮的闡述一些發現!”

【海拉計劃:1951年1月,科學家從一位婦女身上采集了宮頸癌細胞株。而後這個細胞株在幾十年內,在全球實驗室內,隨著實驗需要無限的分裂,形成了永生。】

永生!

當人類文明發現解決不了潘多拉場後。

人類社會最頂端,掌握著互聯網、能源、糧食的那幫巨頭們,就開始考慮——換一種形態在末日中生存下去。

壽命,是生命需要叠代進化時,發展出來的。當叠代進化在某條路線上趨於穩定後,才會漸漸延長物種壽命,但是地球系的高等生命仍然是有壽命限制的。

而早期的生命,在進化的初期,對壽命是很隨意的,最原始的珊瑚蟲生命可以達到上千年。

而更早的時期,當地球還沒有氧化,覆蓋厚厚菌毯的時代,碳基生命是——永生的。

潘多拉場讓人類等高等生物的神經細胞,折射到了下位生物中,出現讓全人類不安的融合。

但奇博士在培養皿中也發現,人類的壽命可以獲得這些下位生命不受限制的好處:細胞端粒大幅度延長,肉體永生不再是問題,只要能找到思維意識能夠保存的方法。

……

……

……

記憶的讀取在這裏斷掉了。

但是隨著多條時間線上深入調查,在北美,南美,印次大陸,非洲,南歐,這些記憶中提到的相關地點上,都發現了地下實驗室。所有的實驗室,也“恰好”都是使徒的盤踞區域。

在人類文明的最後階段那些社會頂層占據資源,比蕓蕓眾生更加自由的人,也開啟了最後的瘋狂。

或許,一直以來,他們也許就需要這樣的答案。——所謂的認為地球資源消耗過多,需要減少人口,讓地球恢復平衡!提出這樣“減少方案”的那一群“大公”之人,肯定不想自我減少,而是讓他人減少。

而人類瀕臨毀滅,需要幸存時,所指定的幸存方案,也都是少數精英帶著足夠多的少女,嗯,可能還有少部分少男,坐上方舟。

某些人覺得,只要自己幸存,就能代表人類幸存。——因為啊,自己是“選民”。

靠在機械獸身上的衛鏗(真新正),看完了白靈鹿的資料後,吐了一口氣後說道:“也就是說,前一代文明的某些思維,還存活在使徒個體中是嗎?”

維度空間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