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星辰大海的過去、未來

久藍星6815年,征召令下達五年後,久藍星東方向三百二十七個光年,在su34454號紅矮星,這顆質量相當於標準太陽十五分之四、表面溫度三千一百攝氏度的星體。

出現了一次日珥噴射,暗紅色的星體上出現了一抹金色。而這幾個金色湧上了太空,隨後,為停泊在這裏的久藍星方艦隊提供極為昂貴的物資補給。

紅矮星這樣的星體內部不足以發生氦聚變,所以連紅巨星的階段都不會有。是非常穩定的星體,而剛剛那一次爆發是人為作用控制的。

五年前,衛鏗集群乘坐聯邦巡航運輸艦隨一萬四千人抵達這裏,在這個星體上進行了恒星自轉三個周期時間的勞作。將一個物質環構建出來,然後勻質穩定的震動恒星內引力場和磁場。

當這個戰地簡易基礎設施控制內部氦原子進行了一次人造氦閃後,氦閃的能量通過引力打開的旋渦隧道有序地噴發出來。

整個工程學上協作過程中,在不考慮戰時應變能力的各種苛刻要求時,這種對恒星的控制堪比控制物質嬗變高位暗能的六級頂峰能力。

露蕾姆那樣的能力到六級頂峰後,也能控制這樣一顆紅矮星形成補給點。

但是如此這項工作是消耗她工時的。當在戰爭中露蕾姆這樣高品級暗能者絕對是主力。

衛鏗集群能夠填補這樣工作的時候,理論上,就讓久藍星多了一位可以投入戰場的的六級暗能者。

在久藍星與北極噴射區兩個一等一星海勢力的大戰中,這些紅矮星上“中人之資”團隊開始成為有份量的砝碼出現。

現代戰爭總體戰,就也是“田忌賽馬”安排,讓下等馬拖住上等馬,讓上等馬贏了中等馬,讓中等馬贏下等馬。

普通人去填補工程師零碎工時,來提升整個社會的總體效率。只要組織得當,看起來人數少的國家能夠將人數多勢力按在地下打。

衛鏗在紅矮星上初始施工時人數多一點,而實際上當工程完成後,開始氦閃時候,只有一千多人在控制。而衛鏗工程隊施工完了一顆紅矮星,就馬不停蹄地跑到其他紅矮星上施工。

當衛鏗這種刁民都能成為勞模時候,那是存在世人不知道的薅羊毛模式

前沿紅矮星氦氣閃爍的八個小時後,從久藍星開往這裏的補給艦通過折躍網絡,獲得了這一批寶貴物資補給。這次補給能讓方舟級別的戰艦,進行一次殲星級打擊。

在前沿補給,宛如沙漠甘泉。這只是在衛鏗修建的第一顆紅矮星上。

衛鏗“亢心”對久藍星方面總任務提交上,可以說對十四顆紅矮星天體進行了臨時能源化改造。這就相當於在其前沿有了十四顆“加油站”。這在此次戰役中也算是一次較大貢獻了。

久藍星在整場戰役中動員,且直接指揮的六級暗能者也不過是891位。

能做到用恒星修建能源供應站的也就一百多位。星際戰爭中能源上,在前沿這個至關重要的戰區,衛鏗能提供百分之七的增量。

久藍星的宗主們看到了益處後,也愈發對“隱坑”這位暗能者感興趣。

久藍星行星暗能者們看得出衛鏗集群來自同源,因為生命基本特征一致。

起初他們以為是普通的分身系暗能,這種不斷制造“化身”的,在星海文明中也不鮮見。

但是分身系列暗能最高記錄只有六千人,一般都在一千人以下。而且出現的暗能結構一般都是體質強化系列,其思維結構也都是主腦和分腦子結構。所能完成的行動也都是手持單一武器進行軍事作戰。

久藍星某位宗主有了下三路的猜測:“是不是,高級魂寄控制?”

隱坑這次聚集的集群,在恒星施工時候,都是四級暗能、五級暗能。並且暗能種類各種各樣的都有,最終一起協作的,是上位六級暗能者都覺得相當復雜的恒星控制。

久藍星宗主們確認:“集群”暗能每一個個體沒有過多的思維限制。否則就不可能一個個達到五級暗能。

這是一種頂級的傳承。這樣的傳承,應當在已知文明中都大有名氣!為什麽會突然出現了?所以他們想到最相近暗能就是“聖歌”(常衡曦帶著艦隊擊潰的那一個)那種暗能控制。

且久藍星有充足證據顯示,這還不是“隱坑”全部的個體。並且這一萬四千人,都只是久藍星中通過鉦庭那條線能挖出來的。

久藍星的三位生命系的宗主進行了推演:類似“成群”暗能模式,在五級層面上,如果數量超過了四千,且不限制分體的思維能力(智力受限個體比較好控制),那麽必然會出現失控的現象。

新爭(引力系七級)對此蓋棺定論:接下來,有的是讓他發揮作用的時候,那時,我們就可以看一看“隱坑”到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