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拾穗

久藍星和“北極噴射區域”之間的戰爭造成了巨量破壞,一顆顆星球生態系統被擊潰。制造了大規模移民潮。

傳統秩序下,星際節點中能夠穿梭移民的都是至少二級的暗能者,亦或是在十六歲以下就覺醒了暗能的少年。

在一個中下層的世界,這樣可以移民的高質量人群,相對於本土人口比例,往往是1:2萬。

兩萬人,才可以有一人能移民,衛鏗:“這堪比考入清北幾率。”

由於星海非常大所以看起來移民是“潮”,但實際上大部份人還是困在本土的。

一些小型的天體上戰爭封鎖了外逃的可能。在氧氣和水源都已經被星體內金屬還原物吸收幹凈時,在這裏的人艱難地拿著僅有的工具在生存著。

戰爭中普通人這螻蟻般的生活,操作戰艦和行星防禦系統的上層,或許並不注意。

但是有著大量分體的衛鏗,則是正在經歷著這一切。

衛鏗:星海的底層正在遭遇比地球饑荒還要恐怖的艱難。

視角穿過星海戰爭中那璀璨焦點,來到硝煙漸落的廢墟中

“生電星”,這顆星球直徑兩百公裏,原本是依靠磁力拉住了兩個“巨大的太陽能板塊”形成發電效應。但是現在戰爭中,隨著一批星空騎士小隊在這裏戰鬥,切壞了中樞,整個星球“無比生草”。

在“生電星”的外層區域。

邊緣船艙內,衛鏗拿著一件廢棄的太空服,利用玻璃瓶開始制造氧氣和有機物。這是這個飛船上底層人無法購買灌裝氧氣時,常見的一種自我生產模式。

然而就這,作為一個“累贅民”,你還得將自己的居住區和大艙室的廢氣倉相連,用二氧化鈣收集二氧化碳,同時打掃清理衛生,這是備受太空居民鄙夷下層人工作。

累贅民的玻璃瓶中是特定選中的生物藍藻,依附著玻璃內百葉窗的片狀體生長。每隔一段時間要將這個藍藻取出來,否則的話附著在玻璃瓶上,會影響光照的吸收。

由於太空城五個小時完成一次旋轉,所以只有五小時的收集時間。而一旦缺失了時間就是饑餓和痛苦。衛鏗:“吃面包剪去面包邊的人,根本不曉得,有的人摳盡一切微不足道細節活著。”

累贅民在收集完畢後,需要迅速將玻璃瓶放置入零下四十度的太空陰影冷室,防止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寶貴的氧氣。而有機物則是會放在培養缸中,供黏菌轉化為人類可以食用的生物塊。

就在人類如此困苦的時候,依舊是存在剝削的。

作為一個累贅民,衛鏗偷偷生產的有機物,儲存在暗艙中,第六百五十周,被掠奪者們發現了。

這些外層中稱霸、在內層跪爬的家夥拿著電擊武器,電暈了一個個累贅民後,強行將有機物拿走了的。——他們的形象,讓衛鏗明白:“暴政機器上零件,是只管征收,不顧死活的。”

事實上,在這裏討生活的人,也失去了讓人憐憫的反應。

也就是連可憐的樣子,都無法做出來。

每日收集有機物後,就是要盡量地控制自己“平淡”。例如消耗腦力的娛樂,象棋?遊戲?那些太影響自我代謝了。

下層人這樣的日子說話都難,還有什麽心思爭鬥呢。你見過海底扇貝相互打架嗎?

至於這活著有什麽意思也許對尚未生理衰老的人來說,就是為了活著吧,這是生存的本能,不需要什麽理由。

衛鏗默默嘆息: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死,才是需要理由的。

衛鏗正在接觸星辰大海中,最絕望、最艱辛的現實

時空管理系統,仔細記錄著衛鏗在這裏生活的體會。

按照衛鏗的邏輯:眼下主世界的人類也邁入了星辰大海。當踏入宇宙的一刻開始,作為傳統人類個體,就要殘酷的面對各種可能。

衛鏗:水源,氧氣,能源,這本該滿足的一切,太空都不能滿足,但是如果生存都滿足不了,那麽談何勇氣和智慧的閃耀呢?

衛鏗對白靈鹿進行備注:“太空必須要進入,但是,必須要銘記,要讓‘人的智慧’奔赴宇宙。如果是形而上‘行’的,讓人類的生命特征,作為所有人類象征發送到宇宙,我們還不如基因改造成‘水熊獸’發送到另一顆星球上,延續所謂種族。”

白靈鹿打開了現在主世界行星引力星隧穿技術:“作為高等意識,你可以直接隧穿到另一個星球上。”

衛鏗(軸)回應道:“不,我要星辰大海!”

白靈鹿:“星辰大海的話,那麽不能執著於地球人類的生理支持的智慧。”

衛鏗軸起來:“我要保持人類基座時期基本特征、也要星辰大海。還有,如果主世界沒人來解決,這事情,我想遲早輪到我來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