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即將結束的戰爭

意場位面,

衛鏗和聖槍交戰的第1003年,古聖星最後阻擊戰開始了。

面對聖槍,衛鏗現如今已經沒有示弱一說。

兩百年前,衛鏗和波輪談妥了,只抵抗一千年。如果那時候聖槍降低烈度,那麽戰爭會逐漸烈度降低。

但結果是,聖槍不講武德,幹著加大進攻規模的事情,各種高科技裝備是劈頭蓋臉的給衛鏗上課。

衛老爺也是有脾氣的,所以在一千年後,也不會輕易放下武器。

至少地球保衛戰是要打的。

剛死的青蛙都會被電刺激伸腿,衛老爺被聖槍用棍子戳,也要展現出地球人的棍氣!

衛鏗:“皮是要有代價”

經過上千年的工業改造,從恒星光譜上來看,整個太陽光芒從黃矮星變成了紅巨星的模樣。

但太陽仍然是屬於主序星狀態,之所以泛著紅色光芒,那是因為衛鏗在整個太陽周圍構建了一圈圈凹能量防禦區。

這是一千年來,衛鏗在面臨聖槍時候,科技大爆炸過程中,數一數二能夠拿出來的至高成就。

衛鏗將整個柯伊伯帶(三十個天文單位外)全部拆分成,標準顆粒。

同時奧爾特雲(五萬到十萬個天文單位)所有粒子軌跡全部理順,達到絕對不相互交接,不碰撞的區域。整個區域,如同海綿一樣,將太陽能量積累成凹能量態。

任何從外部星海抵達至太陽系的物質,都會被凹能量態捕獲,進行大規模“揮發”,

而當伽馬射線入射後,其能量會開始不穩定。

這是專門應對聖槍的星光攻擊。

在星空陣地上,挖坑的衛鏗,暗戳戳嘀咕道:你不是喜歡捅膜嗎?

這樣的防禦區,最終戰果就是,在1003年的戰爭中,聖槍伽馬射線攻擊束,在太陽系零點七光年外擦了一個邊,似乎發表了“哎吆,我勒個去”的意思後,就直接繞過了太陽系。優先打擊太陽系周邊的恒星。

聖槍沒有蹚衛鏗這個“坑群”。這讓衛鏗在星海中不由急了,開始‘盛情邀請’道:“來來來,朝這過來吃個飯,別走,皮帶炒肉。”

這回輪到聖槍一言不發了。

在聖槍占領的天狼星基地區,調控白矮星的聖槍聽到了宇宙中,衛鏗的叫陣嘀咕道:“我是皮了點但是我不莽,也不蠢。打仗嘛,面子最次。”

聖槍沒有因為衛鏗的“一千年之限”過了,而焦急!

衛鏗在古聖星的部署,從科技上來說面對聖槍還是有所差距,只是這個工程量制造的麻煩,讓聖槍一時半會沒法解決。

打個形象的比方,這就如同面對機械化戰機過程中,這樣層層疊疊“能量物質塹壕”的布置,雖然相對來說技術含量低了一點。但依舊能讓先進一方感覺到棘手。

在這片宇宙中,兩人都已經削除虛妄

聖槍一方,原計劃在1003年,一戰而下的太陽系,被拖到了1045年。

聖槍是將整個太陽系周圍二十光年內所有的星體全部拿下後,才發動了對太陽系的進攻,並且啟動的是先前最高科技“一維”引力線條。

並且一維引力線條不僅是一道,因為太陽系核心已經堡壘化,可以自動的切換到“微黑洞”和“誇克爐”多個狀態。

可以通過“熵增”定理,不斷損耗一維線在內,所有恒星射線的信息

也就是說,聖槍的進攻,即使是穿透核心,核心也能夠愈合,只是外部防護層被迫收縮。

這種層層防護,必須要讓聖槍一點點扒!

衛鏗也在這種與一維線的對抗中,直接隧穿到了平行時間線,這種對抗的戰果,也讓衛鏗堅決不後退!

衛鏗:地球的山河無比貴重,你要拿,請出價格。

在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等一系列星球戰線上,深入太陽系中,卻無法取得炮火優勢的聖槍部隊,只能被動降落在這些星球表面上,以碳基姿態繼續戰鬥。

地球表面的爭奪是正常戰爭中最為激烈的。降臨的波輪們第一波9334萬,盤踞在了南極洲後,沿著澳洲,和南美洲向北平推。

星球表面氣象已經像熊孩子亂拉電燈線的燈光一樣,出現了(迪斯扣)歌舞廳燈球等一樣的閃爍。

從外太空調來的能量,前後兩年的大氣平均氣溫,相差足足五十度。

哦,這不是夏季和冬季最高氣溫的相差氣溫,也不是南極和赤道的氣溫。而是這兩年內全球每天平均氣溫,忽上忽下。

天外注入的能量讓地球一曝十寒。

撒哈拉地區可以1038年整個夏日都是五百攝氏度,半熔融狀態的可怖。也可以在1040年在零下四度時候,遭遇年降水量10333毫米的冰雨點。

這裏的極端氣候,取決於人類的戰術需要。

衛鏗想要熱死波輪進攻部隊,制造了極端高溫天氣。波輪想要讓衛鏗在坑道中澇死,捂死,就制造了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