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衛鏗進城記

一個月後,高級技工的考試結束了。衛鏗返回村子中後,得到了熱烈歡迎。

別人去鎮子上讀書,也就只是初步認字,算數後,被棍棒教育懂得規矩。

大部份人由於成績不夠,立體幾何,線性代數都沒有學,就將人匆匆的趕進了征兵隊伍中。眼下戰場上炮灰也就只需要小學文化。

衛鏗不僅僅取得了最好的成績,被允許進入大城市深造,還從鎮子中帶來了新鮮玩意,衛鏗把播音機送給保長後,保長則是立刻在村裏的會堂中安裝上了。

在這個小村子中這類大件是公用的。包括唯一一台發電機也都不是只供應他家的電燈。

保長此時還很保持“德高望重”,對各類東西都做出個秉公的樣子。

衛鏗後來又了解到那個村裏會堂的鑰匙就只有他保管,以及晚上的時候確定能逗留到什麽時候。衛鏗吐槽:“類似於廣場舞的帶頭人。”

文人墨客筆下的鄉間的淳樸在於,沒有多少大利益可以爭奪,所以有錢的城裏人發現自己可以隨意調節矛盾,就覺得這裏淳樸,但是當這些文人墨客和鄉裏面一樣窮的時候,處於矛盾浪花拍打中,可能就淡定不起來了、

鄉村的因果是斬斷不了的,衛鏗看著村口自己爬過的大樹,低語道:“我會回來的。”

在恩馬上學的這幾年內,家裏面多了兩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這些都是那個兄長回村中和村裏的菇涼生的。

說道這個恩馬的兄長啊,也就是二十三歲的樣子,在鎮子上娶了媳婦,在村裏面又搞菇涼的肚子。但是,在這個時代可不能說是渣男!

鄉村中整個青壯年男丁都被戰場抽空了。村裏的菇涼們就不得不如此。

衛鏗悄悄帶來的八個金幣,讓老實巴交的修鍋匠父親和姨娘們感到驚喜,有了這筆錢,家裏面日子總算能充裕一段時間,幾乎衛鏗拿出來不過數個小時,就分配好了這些錢的用途,用來還債,購買化肥,添置一些衣服,以及幾年後孫子(衛鏗的侄子)上學堂,以及養一個童養媳。在征兵走之前能夠有子嗣。

至於恩馬本人,則是要去城裏面去賺錢了,衛鏗的路費一共五塊銀元,傻呵呵的接過母親縫補的遠行衣物。以及父親用邊角料打造的一把工具刀、一個鐵盒子一樣的手槍。

這手槍不是什麽鋥亮貴族產品,而是類似二戰東方土八路的土手槍,名字叫做“獨一撅”。這玩意甚至讓小日本兵被偷襲時候,搜查時,看到分開的槍管、槍身,誤認為是鎖匠工具,直接放行了。

坑坑窪窪由生鐵打造,賣相和西部片的左輪相比,差距就如同清朝鹹豐年有沙眼的紅衣大炮和西方克虜伯鋼炮的差距。全槍零件不過十個,就像是一把鎖,上面套著一個生鐵管子,下有一個圓環扳機,只能打一發子彈。使用的還是黑火藥的復裝。

這位農家老父親的愛,衛鏗是能夠感受到的,但是啊,作為鄉下視野,太單純了。

老父親為了給恩馬找到城市討生活的路子,聯系到了他認為的城市裏的可靠人。

但這個人實際上是城裏的“掮客”。距離人販,也就差不了多少。因為像衛鏗這個歲數的孩子,被他們送到城市裏面無外乎就是“童工”。所以被衛鏗果斷拒絕了。

初中課本上,俄國作家契訶夫創作“凡卡”,很契合此時衛鏗這個位面的情況。

小凡卡在城市在鞋匠的壓榨下受盡了屈辱,在夥計和老板出門時寫了一封信,懇求爺爺回來。但是最終他的信件沒有貼郵票,投寄的信件只是一個美好的夢,而就算投寄出去,也仍然是一個夢。

上一世,衛鏗少年時語文是常年不合格。只知道老老實實抄寫參考書上的答案,未能對這篇文章背景有所理解,

只能在填寫答案框上寫了:“底層人民貧窮但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態度,但是剝削階級的兇殘和暴虐不允許的。”

那時候,作為小學生,是無法知曉“做工匠學徒,的屈辱生活。”到底是啥滋味。

哦,隨後見識了時代發展,見識了網絡時代,各種“外賣平台”“網約車平台”以及城市讓碼農們“畢業”進入社會的“優良”公司作風後。馬上就明白了“凡卡”這篇文章,何止是“不過時”,簡直就特麽是那一代人去大城市、大公司去找機會的“超前教育”啊。

萬幸的是,這個老父親給自己留下了最後的底線,也就是這把看起來不像槍的土槍,必要的時候,亮出來,在外面是不會受到欺負的。遇到了真的要把自己欺負到死的人,可以威懾。

當然了,這位父親不知道恩馬不是普通少年。

※※※

六天後

返回城鎮登上火車後,混跡與普通人,恩馬感覺到了有賊在這大量人群,於是乎情不自禁摸了一下背包中的東西,然而在接觸到那把生鐵手槍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