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首義成功

在這一百年來,帝國為了南側的殖民地擴張(T型大陸下半段的區域)和奧西瑪帝國打了足足一百年的戰爭,隨著盎格魯加入,又打了四十年。

可以說,在初期對抗中,帝國為了取得勝利,激起了城市內工廠主,學者,普通工人們前所未有高漲的士氣。

啥?代價是什麽?代價就是農鄉中的征兵率日復一日的增高,農鄉缺乏組織度,也缺乏發聲渠道,就算承載了巨大疼痛,對於帝國來說也是可控的。直到帝國的糧食生產出現了崩盤。

“擴張偉業”“生存空間”這些極為鼓舞人心的詞匯,支持帝國的英雄們在國力持續消耗的不利情況下,仍然作戰了數十年。

但是任何精神上的“鼓舞”“調動”,都是要遵守“回饋機制”。

如果肆意透支,那必然要遭到反噬。

當肆無忌憚的利用“精神動員”攫取資源進行濫用,那麽總有一天,“精神上戾氣”可以輕而易舉,對偌大的制度體系進行特效崩壞。

帝國境內的守舊派們和革新派們在軍事層面的較量從來就不是最主要的,精神上的攻防才是主戰場,只要“起義”這種最暴烈反對帝國的呐喊,持續下去,對帝國傷害就足夠致命了

恩馬:帝國的症狀比我先前預估更加嚴重。我的判斷有所失誤

恩馬對帝國城市派們先前的行動是這樣評估:“你們以前搞的‘工作’,簡直是瞎搞。某些城市,你們的起義最高負責人已經明明準備起義了,下面還有下級小團體還在拼命的拉攏新的人員,拉攏的時候,還基於取信對方,炫耀‘我們馬上要搞大事情’,這簡直是提示帝國的汳動派們來鎮壓。”

崇尚組織嚴密的衛鏗,對這種低水平的鬥錚非常糟心。要不是有著共同目標,恩馬壓根不想和他們一起行動。

恩馬往返於各個監獄進行撈人時候,給這些家夥揩屁股時,抱怨:所以往往是一腔熱血的所有人參與行動,但是組織不嚴密,這就經常導致了一個人不注意自身攜帶組織使命,被抓後,在嚴刑拷打下耐不住,所有參與者的名單全部泄露。整個行動失敗,士氣大損。

如果長此以往,下來,縱然革命派的激情昂揚要比帝國守舊派強無數倍。

也最終會被老辣的帝國派放血放到死。最終,在看不見希望下,默認只能站在帝國現行規劃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然而恩馬錯了,恩馬錯誤的將二十一世紀的大環境帶入到了這個類似於十九世紀的環境。

二十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一世紀上半葉,是地球上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總體財富上升期”,所有的上層建築都有充沛的余量調節矛盾,將下層激昂火苗,用各種手段進行撲滅。

但是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則並非這樣,由於上下層矛盾尖銳。帝國柱義沒有多余的資源對內部安撫,只能通過對外戰爭來梭哈。贏了,就有資源來穩定內部矛盾,而輸了,龐大的帝國內所有派系都會變成“忠利派”。

恩馬來到了天鵝城,實質性的參與這個時代的進攻後,則是發現鎮壓己方的帝國軍隊,除了“帝都憲兵隊”以及從外地調來的“水兵”們,並沒有大規模的派遣帝國的重裝集團的部隊。

恩馬重新調查了城市,確定了這樣的情況,城市派在大城市內起義,一定程度有利於那些帝國內“觀望派”的利益。

在帝國周邊至少有六只主戰軍團,但這些軍團都沒有被允許進入大城市。

衛鏗總結:“帝國柱義的軍隊一旦被允許以平叛名義進入大城市,那麽大城市的各個產業利益,必然會被軍隊中控制。”

可以說,現在天空帝國的體制內有那麽一派人希望起義軍鬧大一點。

帝國內的頂層,和現在做事不密的城市起義派,是一對奇妙的對手

這一切又隨著恩馬在其中,給這場起義調了“成熟”的味。

3229年後,隨著農青會控制北方城市,“郵差”重新成為城市起義派們中的元老。

經過恩馬在米爾蘇城對城市起義派們的培訓,雖然城市革新派的組織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在核心行動步驟中增加了保密性。

例如這一次天鵝城大起義,一開始少部分人知曉要進行這次起義,帝國雖然通過內鬼知道了“黨人們要策劃異常大行動”,但未能準確的判斷起義時間和地點。

而這一切在此之前就有端倪了。

3230年後,整個帝國各大城市的起義次數大幅度增加了,革命黨人士氣開始持續的升溫。

帝國的城市派在其他制度體系上或者還有所欠缺,但是在保密行動上則是一波比一波強,他們建立了自己的“保密體系”,這個體系對恩馬都是隔絕的,要不是這次恩馬直接參與天鵝城大起義,甚至還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