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工業之戰

3月5號,路迪斯啟動了從天鵝城工業煉爐中的軍事級“概念制造”。城市的鋼鐵場和化工廠,驟變成為了軍事工廠。

倉庫大型軍事零件被鋼輪列車拖出來,送入了鐵腥味滿滿的鋼鐵平裝工廠中,這個工廠平時只組裝火車頭,但是被軍隊的“英雄概念”控制下,現在迅速組裝制造的兩艘裝甲飛艇,以及7輛“重騎士”。

工廠煙囪在城市的天空中噴射一股股黑煙,這黑氣流組成的帳幕中,當長度三百米的戰鬥飛艇在底盤上氣態凝固能量托舉下緩緩垂直抵達天空,外殼的裝甲鋼板方形交錯排列,在力場的保護下,如同天空堡壘。

地面街道鋼軌中,一組組鋼輪的火車托板,運載一組組燃料彈藥物資,預備離開天鵝城。最終,當這些六百噸的地面載具沿著街道主道路轟鳴,路迪斯的隊伍在街上砸碎了香檳,以及噴射彩帶,宣布革命必勝。

當黨人們第一次擁有了巨型軍事武裝,恩馬更能感覺到以太界內宏偉的機械齒輪杠杆,以及管道蒸汽,在概念場中運轉。

這種概念場的存在,讓機械損耗為零,甚至可以達到負值,也就是齒輪動力箱越用越堅固。

這些原本正常人只能讓其艱難移動的機械,現在如同電影中的生態界放大無數倍的巨蟲、巨獸一樣啟動。

這種英雄的力量可以為這類超大型單位提供機械“耐久度”,路迪斯決定莽出去的原因也就在於此。

作為舉國士氣來源,他得到了正統英雄單位數十年訓練才可能擁有的“精神概念源”。

同步獲取龐大的“精神概念源”的人,還有恩馬。只是衛鏗這種“精打細算”“節儉成性”“一滴米都不浪費”的性格,對自己沒有玩精的東西,不會一下子就拿出來“顯”。

路迪斯性格和恩馬截然不同,他想要盡快掌握這個力量,所以雙方的策略也就不同,他的領導力量寄托於更大勝利。

作為“英雄”,是擁有以太界中一個龐大的“概念工廠”的。這個“概念工廠”是在時刻運轉。

每一個“英雄”的“概念工廠”有類型差異,也有大小差異。

一個英雄想要增強自己的“概念工廠”,可以是對自己所在地“工產業”治理良好,不斷堆砌至越來越復雜。

當然,英雄升級除了平穩積累,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戰爭掠奪。當擊敗對手,從敵方英雄墜落的單位上,取得可用“概念”零件,這樣才能將的概念組合更加完善。

簡而言之,路迪斯需要“經驗值”。

冠冕的正義光芒下,私心被覆蓋

路迪斯在離開天鵝城時,做出了最後交待:“恩馬,現在需要以大局為重。”

停留在天鵝城內,衛鏗看著那個仍然在自動啟動的工業煉爐,低語道:“是的,以大局為重,道路是漫長的,我們必須堅定不移進行長遠鬥爭。我們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在反復的挫折中,依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這是我們的優勢。而新生事物的劣勢,則是在初生階段,面對反動分子的反撲,是脆弱的。”

恩馬扭頭望著路迪斯那冒著蒸汽雲的超巨型飛艇離開的方向。低語道:“看來,你有了神祇相助了。”

神祇保佑的人會得到成功,而衛鏗則感覺到命運給自己的“小鞋”到了

天鵝城面對的,是帝國至少能夠調動六個軍團的集結,如果堅守的話,極容易讓積攢的力量被擊滅。除非是神祇保佑!

嗯,路迪斯的確是得到了奇跡眷顧。

他的裝甲集團車輛,在3月7日發起突擊時候,剛好北方氣溫大幅度降溫,在帝國三個集團按兵不動的情況下,他直接沖擊了西線陣地,而該陣地上由於一夜的暴雪,電路出現了故障,而柴油機也因為冰元素持續不斷滲透,發動機內部遲遲無法到達燃點,無法啟動。

路迪斯的軍團在帝國軍刻意放水中,打穿了這片數公裏厚實的堡壘集群,突圍了出去。

在現實世界中,炮火在混凝土防禦塔上,迸射出了大量火光。而在以太界中,這些火光要更宏偉,這意味著火元素在現實中有著更強的隧穿能力。

而恩馬在以太界中,還看到了路迪斯所在的主力戰車上,一道沖天金光閃爍,他拿到了新的概念零件,他背後國家士氣概念集群升級了。

對城市派來說,現在局勢可謂是一切大好

3月20號,整個帝國境內,接二連三,八座大城市內宣布起義。此起彼伏的起義中,甚至出現了革命軍直接將總督都給揪出來的情況,讓變革勢力們非常興奮。數十年,活動一直是被鎮壓,突如其來一下子的成功,這種似真似幻的成功實在是讓人不由得有些暈。

然而這時候,到底有多少人懂革命呢?在各大起義城市中,有這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