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化被動為主動

火紋歷3254年,南方土星,現在已經擁有了六十萬作戰兵力。

但赤德在反復評估下,不得不嘆息。目前土星聯盟的狀態是“嚴重缺乏載具維護能力”“嚴重缺乏主要載具使用經驗”。

土星這“兩缺”,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工業基礎薄弱。

雖然北方鐵星能盡可能地給予援助,但工業國的裝備,只有用得起,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裝備。

在訓練場上,南方起義軍在操弄著幾百噸的大型裝備,就如同鵪鶉擡頭看著大鵝一樣。

土星現在中專教育體系的工人,在北方鐵星技術專家指導下,操作陸地巡洋艦後的表情,就如同二十一世紀那些考駕照的學生一樣,生怕自己車子撞擊到了障礙物。

以現在土星人員素質,這裝備顯然是用不起,在接受了九艘“重步兵”陸地巡洋艦後,赤德在鐵星援助賬單上主動斷掉了這方面的援助,轉而開始派遣人員去鐵星那邊學習。

衛鏗:裝備等人是最浪費的,倒不如人去學,回來建立自己發展的戰略。

在南方大陸的大起義中,幾乎所有的裝甲裝備的使用工作中,南方起義軍每次都非常金貴地使用。

技術認知上放不開,一個機械不敢拆,就產生了對發達國家機械的迷信。

土星聯軍在裝甲車上,創新突破現在都非常膚淺。

所謂防禦科技,就是額外加裝了大量金屬掛點,車體外層格欄柵上可以臨時掛載沙包麻袋。並將這樣的金屬掛點,設計成牢固的三角形卡扣,與本土產的標準陶瓷板塊相互匹配。

南線起義軍的新興工業區中,陶瓷擋板的生產線很多,相當於隨時可以加載二級防禦。

在不涉及發動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的時候,土星現在技術上是很開放的

土星的裝甲部隊,三級防禦都攻克了,那就是衍伸出電線,然後掛載電磁反應裝甲。主要是防禦導彈。

這些單炮塔的裝甲部隊在各個戰線上騰挪,百分之三十都是能拿到這“三級防”電磁防護設施的。可以切割來襲的低速火箭彈。

要知道,西羅爾的官僚主義們,送上來的各種基礎“零件”都是不達標的。

這些買辦區域官僚只會外貿價格上投機,完全不會管理生產。所以在西羅爾,這些官僚連搞定裝甲車的陶瓷板塊都不行,下轄燒窯廠用他們的話來說,都是“通匪”傾向,不配皇軍的生產。

事實上,這些燒窯場,時常因為資金短缺根本無法生產。

無論是盎格魯還是西羅爾,陶瓷裝甲短缺,已經影響到了三級防裝甲,畢竟供電的電磁反應裝甲,每一塊板就需要兩千元,而且還有使用壽命,是不可能時刻都掛上了。

土星發動的大量破襲戰,讓這些遠道而來的殖民軍,要面對低端局,每個月都要過量巡航,結果都要陶瓷裝甲應對這些低烈度戰爭。

殖民地軍方火急火燎要求本地軍事工業提供保障,但是殖民地總督以下的總督官僚們則是無所謂,這些官僚們閑談中對前線需求的態度是:沙袋最簡單,亞麻編織場開動編織帆布,挖掘機往裏面灌上土壤。就可以了。

這是本地官僚認為最合理的方案,但就是這簡單的沙袋,本土官僚們還要吃一筆回扣,將沙袋價格擡高了十倍。

南舊大陸上,新舊都有自己問題,但關鍵是願不願意面對

54年,土星聯軍方面,在只有輕裝甲車作為機械化機動,對付不了殖民地那些超級怪獸的時候,在這些能夠提高戰場生存率的細節上投入了相當大精力。

但是這只算是細節上占優,並不能改變總體軍事裝備的弱勢。並且敵人很容易能通過加大籌碼打破。

4月13號,南陸土星通過情報渠道得知,盎格魯方面正在支援西羅爾方面,雙方組建了“秩序恢復聯盟”(恢復殖民者的秩序)。

盎格魯裝甲兵團有著更厚的裝甲,起義軍在破甲科技方面一直是很落後。

土星那邊不僅僅沒有金屬氫,也沒有二級攻全氮粒子鹽,這些高攻科技,需要低溫冰櫃儲存。起義軍中最先進彈藥技術只有“鎢合金燒結鍛煉”穿甲,以及“黑索金”高爆。

羽潤看到的情報則是,西部港口中正在樹立起大量的電力塔樓,海岸上也正在建造一個超級壓縮設施的樣子。根據鐵星方面估計,這就是“金屬氫”體系生產模式。

南舊陸的衛鏗不得不捂著腦袋,這終於有一天是自己“疊甲”挨錘。

54年的情況對南大陸土星集團來說,就如同一首歌“剛翻過一座山,又越過了一條河,妖魔鬼怪怎麽它就這麽多”。

羽潤皺著眉頭,按下西羅爾後,盎格魯馬不停蹄的加入,給南大陸起義軍造成了一種“被車輪戰”的窒息感。就在羽潤思考如何打開局面,開始煩躁地在地圖上用鉛筆畫了又畫,擦了又擦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