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演進

悠恒公主此來穹地,是為了借兵,河正之地被攻破後,王朝的鼎都傾覆了。

大亮朝已經名存實亡,雖然王朝的輝光仍然在各地府衙前的王旗上閃爍,但各城池已經各自為政了。

在穹地,是首先開始淡化王朝影響力的州。

太和宗直接將儒派的縣太爺從“治理權,法權,財權”全抓,變成了只有審案的“法權”,治理權轉交給了道門認定“城主”制,而財權則是交給了管理著交通的“鏢局行會”會長。穹地鏢局背後都是武修門派。

儒門雖然劣化成儒教,但中庸的衛老爺,不會因為一個學派積重,就徹底否掉。

這裏凡人界歷史非常漫長,如果今日否掉一派,千年後再否掉另一派。那麽就沒有傳承和積累了。

從漫長歷史來看,今日的武修只是占據了“新”優勢,武道人員骨幹都是向往未來的,所以劣勢還沒有顯現出來。

天穹之地的縣太爺們,現在只負責縣衙內進行公判各類事情,民訟,刑訟這一類的。

穹地中潛移默化的從皇權封建體制朝著近代化轉變。

在凡間,是橫跨整個天穹行會壓制了地方豪強。

這行會囊括了三教九流,是將地方上青壯年都組織起來。哦,類似於袍哥會。

衛鏗是田園時代就穿越了,關於東方古代王朝怎麽搞“資本主義演進”,完全是有資料庫支撐的。

當然這個袍哥會不是從小商販那裏收份子錢的情況,袍哥會的大頭是商業。

低端收商販份子錢,那是因為發展歷史上,其袍哥會的上層資本沒有像西方商業殖民集團那樣找到合理投資項目,尚不能反哺基層建立基層架構,甚至對中層控制也有限。

主世界東方袍哥會,是唯一可以視作類似於西方的市民階層組織。

但是這個社會組織因為中央王朝壓制力太強,長期營養不良,資本不足,最終未能發育出來。

衛鏗:明清時的袍哥會上層,會中收入是城市商鋪和碼頭了,這個組織不可能完全靠著收人頭稅來維持。

之所以在下層收份子錢,相當一部分,那是因為資本不足,進而缺乏管理,導致組織發展無前途,進而內部人員良莠不齊。

若是袍哥會產業存在海洋貿易那樣帶來大量資本積累的產業,絕對強化中層管理,盡量籠絡人力,朝著更有前途的貿易產業投入。

(系統)衛鏗查了一下自己系統資料,自己的前輩例如羅紅星那一輩人(衛鏗嘀咕這是誰啊?)已經證明了,發展袍哥會為資本主義組織推動工業革命,遠比做“英明皇帝”維新變革要更有發展潛力!

在東方走,帝國路線的皇帝周圍,封建階層很可能在工業發展到了蒸汽階段末期,就會形成變法阻力。但是資產階級袍哥會階層,卻是絕對可以支撐發展到電力時代。

但是如果將長江上遊的哥袍會朝著近代資本主義集團發展,其制度完全可以支撐信息時代。

衛鏗詫異的從系統裏面看到這個信息後:所以說穿越到明清時候,“稱帝”玩法就已經是很“孬”的玩法,是被系統這邊主流穿越者們所鄙夷了?

系統內的衛鏗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和“失憶”的自己進行進一步討論。

系統中衛鏗開始反思:由此可見後來,第二次位面大戰結束後,秦天放那一代搞出“君王”這個等級後,第三次位面大戰後,還真的變成效忠體系,那屬於倒車倒回去了。

衛鏗就是失憶了,對社會演進感官依舊保持恒定的態度

對於穹地的情況,衛老爺在人文上正在努力調試!

衛氏商會中,由於裝作凡人的衛鏗年老無子,其產業是由“義子會”來把握。

且由於衛鏗凡人態老年時候仍然在認“義子”,所以幹脆形成“吸納新血”制度,

“奔雷手”離世前,確定了:每個會員不能私自收義子,只能拉兄弟來入會。這樣就變成了“團結會”。

衛鏗在的時候,只讓義子們拉兄弟,不讓他們認義子,因為一旦分出了輩分,那就會變成封建家長模式。相對而言,兄弟之間是平輩,封建影響力更小。這些商會在穹地中,控制了鋼鐵冶煉,碼頭運轉,以及農田倉儲收購諸多權利。

大亮朝廷的征糧令,征卒令,以及徭役,這些原本是縣衙,府道衙門官老爺的們的權力,現在穹地由商行聯會接手,而商行內的只有利益協作,沒有儒家血親宗法道德,各條例推行可遵法家。有功者賞,有過者懲。

縣衙的儒生們同樣不再為朝廷執行無休無止的征發任務了,在這裏的府兵們,也都是袍哥會們控制。兵卒都是袍哥會塞入,糧餉和豬肉,也都是袍哥會發的,就連將軍們,其子侄輩們也都在太和山上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