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爛到根子

2612年5月。薪火燎的東方主戰場,大運河戰役即將展開。

薪火集團在前沿籌措各種軍事資源,則是連各種小工廠都用上了。不少大巴車都被臨時改裝成了,運輸車。

以前軍閥們最喜歡這樣改裝,在這種容易獲得的載具上安炮塔。薪火軍在一度制式化後也居高評下點評這些創新。,但現在戰場資源緊缺。部份前沿指揮官在與地方武工隊完成默契組合,也不得學習這種創新了,甚至可以說,地方武工隊的這些機械人才也就是的原先軍閥山寨中的機械師,所以也可以看到的三合板雙翼無人飛機加載遙控電腦的“土鱉”造物。

不過相對於軍閥,這些可笑拼裝貨,在戰場上是星海聯邦頭疼的,因為軍閥可不會戰術機動,更不會將地雷突然部署在相關道路上,有目標的大規模遲滯聯邦軍事行動,來搶奪戰役先手。

當戰爭出現了機械載具後,機動就是最重要戰術。

二十一世紀有這麽一句話,“動起來的59,比蹲著守城的艾布拉姆斯具有更高威脅度。”

薪火聯盟的“人工智能”在天心者的任務安排下,利用這些就地取材的低端武裝,打出了不下於聯邦正規軍的效果。

一台台薄皮脆甲的光棱坦克剛出基地就被伏擊,聯邦指揮官根本不敢把戰車分散為營級以下團隊作戰。

觀天社在這南北運河大戰中,則是利用好本土的鐵路線交通網絡,以及各地中民用工廠和倉庫中材料,將資源用到了最大。

6月10號,從南到北的大運河戰,薪火軍團打出了大量“穿插”,其中不少穿插中是,獵豹這種輕甲突擊車組成集群,亦或是公交車等山寨武裝完成了,但由於星海聯邦沒有足夠兵力防禦所有方向,所以這些“穿插”的戰術完成度,和正規黑色死神系智械,差不多,都是截斷重要交通線,完成了對水庫,電站等設施占領。

聯邦雖然從全球調動的物資規模是東線薪火軍團的二十倍以上,每個月足足一百萬噸。

但實際上他們送往前線的戰備物資,要麽是沒有按時送到,要麽就是準備按時送被繳獲了,更有可能,由於某次交通的調度不成功(可以甩鍋交通),所以物資輸送計劃不成功,結果剛剛裝車運出來後,又重新碼放在了倉庫。

於是乎下方官吏趁機將這個“不重要”事項放在報告單最後一欄,幫助戰爭中匆忙辦大事的大人們忘掉將這一档事情,這些星海聯邦基層的“能員幹吏”們,準備在戰後整理剩余物資賬單的環節上,在公賬上進行損耗勾銷的。

旁白:這個可參考孩子小時候看到大人遺留的零錢,希望爸媽忘了。

東方幾千年的文明發展中,率先建立國家的官僚體系,而這麽損公肥私的“操作技術”,也是集大成。哦,只有開國時期剛剛上升階層這一套玩的不熟,可能不小心把自己玩扒皮了。——而這項技術也是能通行世界,所以只要文明發展出了國家,就必然後這個病。

眼下星海聯邦這方病已經落到根子上了,在戰區內,薪火軍團繳獲的大量獵豹車也都能組建出幾十個戰鬥團了。

這些武器都快速分給了附近薪火在該地區的武工隊,組織起來“獨立團”。

獨立團中工程師用土法工業焊接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

例如某個獵豹車將八組步兵高斯步槍並聯起來組成了“密集陣”(可以參考二戰蘇聯將三挺馬克沁並聯起來的防空機槍。)

獨立團利用這種自己繳獲武器和薪火正規軍提供的“雷達”等設施自帶的數據鏈,全面開花,聯邦在運河地帶縱橫的空軍不再敢低飛,因為屢屢被防空導彈打下來。

獨立團和薪火主力旅之間“團結”“活潑”,但是在戰爭後勤上“緊張”“嚴肅”

當然每一個小工廠都具備工業化組織。這就是觀天社幹部在這場戰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了。

薪火每一個獨立團小工廠彈藥生產都是遵循統一精度標準。確保和友軍通用。

為了保障生產,這些小工廠每天生產時都有人放哨,並且有煙霧和偽裝網,當敵空軍發現了,開始打擊的時候,工廠還是可以快速轉移到地下。這就絕非聯邦先前剿滅的那些軍閥們能做到的了。

在2612年7月時,在宜城戰役的時候,薪火集團在十五分鐘內,投射出了上萬發炮彈。

雲爆彈火力硬生生掀飛了聯邦老牌退役機甲兵部署的戰地堡壘群。

星海聯邦三個旅的部隊,投入到這裏,就被火力報銷了。而這場不起眼戰鬥中,薪火聯盟只出動了一個正規旅團,負責信息鏈和制空權,

但是這個彈藥量?

宜城戰役前沿士官將自己被轟炸的場景傳給了聯邦在東線戰區的司令官,這位司令官看著雪花幹擾的通訊中界面上,那成片的爆破,將桌面硯台倒扣砸下來:“薪火在這個戰區最近一個月的折躍波動是c級(不足兩萬噸折躍波動),他們哪來的這麽多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