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熱化的位面

天心歷38年到天心歷54年的這段時間。

葛須文明的叛亂戰爭從本土燃燒到了周邊的多個星球,波及到了四個五級文明,十六個四級文明。——鈴遂在“聖人”指點下,格局開始打開,既然羅素文明想要繼續傲慢,那麽就不妨將火燒到所有羅素文明殖民地中,開啟大解放,是的,鈴遂的稱王之路,不再局限於葛須文明那四十五個星球,而是蔓延到了星際四方。

盡管這場大起義中,葛須一方科技在一開始並不占優勢。

要知道,很多五級文明的地面重型載具,所采用的動力系統是相當於二十一世紀航空發動機級別的燃氣輪機,這樣陸戰機甲質量都是一百噸起步,載重電磁炮和激光防禦武器,自自帶多普勒雷達(頂著個白球)。

例如最初起義的葛須文明,在38年開啟了大造艦計劃,雖然戰艦可以進行短距離折躍(在不同恒星之間通過蟲洞跳躍,大恒星系不同行星軌道十光秒內自由折躍),但地面部隊仍然采用的是二十噸的球形坦克裝甲。

在不少星球上,剛剛完成訓練的“星界軍”,原先還只是處在火槍時代,難以維系機械化的後勤,所以僅僅是增加了折疊式電力自行車進行行軍。

但如此科技差距,在大部分星球戰場上結果卻是倒過來的。

伴隨這次革命潮流中,某位起義軍內自發記錄的史官如此描述:如同大宋火器科技被北方狂揍。只能說:羅蒙共和國同樣在九品中正文明體系下,缺乏了真正的考驗。

在各個星球戰場上

當那一台台邁著巨大機械足的機甲挺進戰場的時候。會突然遭到火力幹擾,隨著大量炮彈在裝甲上開花的時候,其腳下重心也突然遭遇爆破而倒下。而葛須文明弱裝甲部隊,雖然在擂台制的比賽中,十幾個都會被一個超重型機甲秒掉。

但在真實戰場上,卻總能在田野,山巒隧道等各個特定區域打出傷害。

衛老爺看這些九品中正制度下的五級文明部隊,認為他們也是菜的可以。一百噸位的裝甲,三個一組,組成戰術連。朝著後方呼叫火炮支援,自己先遠遠地退出自家火炮轟炸區,搞得和放鞭炮一樣,點燃了就後撤。

這種荒誕模式,遇到了明凱星上“先進”的打法。(衛鏗:不算先進,只是地球二十一世紀中葉的水平)

所有聽從命令向前突擊的裝甲部隊,後面都有專門火炮部隊跟進,一旦前沿對抗需要火炮,一門門吉普車載的一百二十毫米榴迫炮,在前沿班組的無人機和地面機械狗的對照測繪完成後,這些炮車組十幾秒就能到達射擊方位,根據團級指揮官的戰術命令為“戰術突擊”拔出礙事的“釘子戶”。這些釘子戶,例如是某個暗堡,亦或是塹壕中在硝煙彌漫中幸存的反坦克小組。)

按照明凱星那個任姓指揮官的說法:戰爭就是要看兵團前進時,炮彈及不及時,準不準的問題。

各大星球戰場上,完成軍事改革的起義軍,僅僅是調動火炮就能破掉羅素仆從軍所擁有的高科技。

羅素文明扶持的仆從軍們,駕駛的十五米高泰坦機甲被轟炸後,癱倒在城市廢墟上,變成了焦黑的鐵盒子。

而一輛輛身長四十米的黑色陸地巡洋艦,履帶被炸斷,炮管炸膛如同拍裂的黃瓜,廢棄在田野間。

至於在區域地道內,生化改造肌肉強悍戰士全身被打成了肉糜。

在這樣交錯戰役中,也存在體術高手較量,那些速度如同燕子一樣輕快的體術強者,被力場劍氣壓在了地面上,然後被凝固汽油彈給燒成了“火焰人”。

河面漂浮著油花,在旱季幹枯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河床上被金屬裝備增重沉底的屍骨。

到了戰爭後期,羅素共和國調來的二十多個仆從文明聯合軍,都在明凱星上精疲力竭,開始發覺了高級文明(天心盟)的直接插手

在天心歷57年的時候,隨著羅蒙的進一步投入仆從軍進行鎮壓,起義戰爭拖入了持久戰,曾經半遮半掩的援助,變成了光明正大直接插手。

例如在葛須文明內,星海公司在戰前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公司,裏面的成員都被葛須頑固高層拒之於圈子外,但是戰爭讓這些公卿們倒塌,星海公司則是獲得了資本和聲望,開始對“舊統治集團”進行了成批成批的替代。

這種“通過跨星公司滲透一個文明”的模式,已經成為“天心盟”在群星宇宙中拓展的標準模板之一。

葛須文明周圍交戰的星球多達三百顆,腳踏多個文明的星海公司都是在這麽操作的。

放到更大星海視角中,除了有星海公司,還有星辰公司,星雲公司……,這些公司群現在是糅合這些下位文明的大粘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