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秩序之外遊離

在王都中,維持著壁壘森嚴的秩序。嚴格的秩序,將上層劃分出了涇渭分明的多個區域。

寧靜的魔法塔區域中,法師們在冥想追尋知識的道路。

軍營區域內,戰士們在旗鼓聲中訓練,虔誠的恪守騎士信條。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法師圈子還是戰士圈子中,領導者們都是貴族。這些貴族在各自訓練圈子中一板一眼,但是會定期出圈,進行貴族必須的社交活動。

在這個穩定體系中,掌握多個圈子信息交流的貴族們控制“軍事”“政治”。

例如,國王的王子和貴族的子嗣們進入戰士營地進行恪守信條的生活,一起操練,吃著面包、清水、烤肉等戰士的食物。而同樣是訓練力量,公主和貴族女士們則是進入魔法學院學習奧法體系。每個月的特定時間,雙方會匯聚在王宮中,重新以王子公主身份,在燭光中親切交談,交互各自圈子中的信息。

洱源:目前來看,貴族宮廷生活習慣沒有脫離實際,使的這套封建體系目前找不到替代方案。

這個宗教信仰下,各權利階層遵從恪守信條。洱源只要不逾越規矩,顯得是相當瀟灑。

洱源每天準時來到軍事營地中,給自己手下的各個小組長吩咐今天的訓練。

洱源也不談什麽信仰,要談信仰就是訓練一天結束後的烤肉擼串。

衛老爺還會制備碳酸麥芽水,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分享。

同時,作為法師,洱源與魔法協會的交流也沒有斷過,每周定時定點和這些貴族化的法師們周旋,獲取相關的魔法資源。

相對於卡爾達學術化的法師群體交流中“知識化”的魔法資源,王國法師這裏多的是各種稀奇古怪的“物質化”的資源,例如制備水元素的相態寶石,以及出自矮人工藝熔煉好的破甲符文鋼鐵

洱源在王國法師的圈子內,展現出了非凡的“魔法物品”制造能力。

衛老爺的,手藝技巧上媲美精靈,但路子比精靈野多了,常常能加工出一些不符合秩序陣營美感的東西。

這百年來,人類王國不僅僅在和獸人對抗,還在和東線的海族娜迦交戰。

人類法師們發現了娜迦魚人巫師們手裏經常出現一些鱗片,骨刺之類的雕刻工藝品。

這些物品中,如鱗片,在受到擠壓產生彎曲的時候,會釋放內部的應力。鱗片中儲存的“相態”會順著鱗紋以點燃的形式釋放。這就是娜迦魚人的“魔力釋放”(系統:“這是生物骨質內的相態激發。”)

但是娜迦族的這種骨器內的魔能,並不穩定,大部分人族魔法師是沒法操控掌握的。

娜迦與人類的元素感知能力不同。系統:對這種“魚骨質”中的相態轉換過程,娜迦是有著更好的控制力。

人類保守體系法師們對娜迦的骨器物品,評價是魔力非常暴躁,只能當成邪惡物品來封存。

系統:人族法師陣營,缺乏了分析、研究的動力,所以沒有形成運用這類這種生物相態材料的技巧,簡而言之,缺乏智慧變量。

將系統的體系科學引入的洱源,購置了這些娜迦的魚骨質物品,並進行了加工。

洱源:客觀來看,這些鱗片和骨器,特征是形狀不規則,且內部“高相態”分布不均勻,這使得在激發時候難以控制。

洱源的解決思路就是,幹脆就人工刻蝕出一個個區域塊,讓這些骨器的相態釋放過程順著這些刻蝕區塊進行,從而較為均等的釋放。

雕刻出來的效果,讓這種刻蝕區域塊外觀如同甲骨文一樣,看似歪歪扭扭,但是符合著一種平衡。

並且,洱源用電系雕術,在這些娜迦族的“骸骨”道具上預先刻錄了有助於相態釋放紋路。嗯,類似於是木頭上預先留下刻紋,掰斷的位置就能預留在刻紋上。

同時洱源還在這些水系“骸骨道具”插入了特定加工的黑曜石“石針”,這些法力惰性石針,就如同元素反應堆的惰性控制棒一樣,可以對魔力釋放的過程進行可控。

通過洱源這些技巧性操作,原本魔力難以控制的娜迦元素法器,就變成了可以讓法師能穩定補充“魔力”的法力源石。

卡拉爾正統的法力源石,是用高品位的魔力水晶雕刻而成的,攜帶後能夠增加百分二十五的魔力恢復速度,一次性激發使用能夠增加300點魔力(系統測算:一標準魔力為0.34度電)市場價格在400到500金幣之間浮動。

而洱源這種用娜迦族鱗片、骨器加工出來的“法力源石”,因為形狀大小的不同,大概是能增加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二十不等的恢復速度,而一次性激發,則差不多是20到230點魔力左右,洱源因此將其標價為30金幣到350金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