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 擦拭凡塵

李蛩又一次衣錦還鄉後,李家已經恨不得將李蛩供到內堂中。哦,實際上已經在私塾中給李蛩刻了一塊碑。

至於李蛩最早就讀的學堂,在李蛩故地重遊時,也如同古工業時代高中對本學校高考狀元一樣,大吹特吹,狂歡起來。當然在這個大喜的日子裏,沒人會提不開心的事情。當年讓衛鏗撿球的李家少爺現在都是一副兄友弟恭的祥和樣子。談的都是當年共同在學堂中寒窗苦讀,感慨李蛩超凡的努力,自己是自愧不如。

李蛩此次返回的時候,李家在邀請周圍高門旺戶時,這個熱鬧圈子中的大家,有意無意間,將孫家給排除出去了。

李蛩在台面上沒有提及,但是在事後,打通了孫家通訊,還幫孫家大少爺將最近正在頭疼的商業上一些貸款渠道的問題給解決了。

李“傳臚”算是用實際行動,對家鄉的人表明了:自己和孫家是無有仇怨,只有助學的恩。

放下過去,展望未來

空中的飛艇中,李蛩看著家鄉城區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周圍的村莊的風水對比,一邊做著新城市規劃,一邊對孫家的新家主,當年那位大少爺在通訊中客氣到:“世兄見外了,這點事情,對我來說沒什麽,遠比不了孫家當年對我助學方面的雪中送炭。”

孫家現在的掌門,當年的趾高氣揚大公子現在則變得無比“溫良謙恭”,面對李蛩的安排,橫豎憋不出來一個屁,只能用“李兄高義!”這句話來維持場面。

社會身份不斷拔高的李蛩並沒有執著於炒“冷飯”翻“舊賬”

而是如同應對天時一樣,開始對過去發生事情重行定義。話說作為“強勢一方”不在於如何報復過去得罪自己人,而是能主導當下“矛盾”發展朝著,有利於自己方向發展。

過去孫家想和李蛩和解,李蛩不願意,而現在李蛩主動和孫家和解,因為“主導者”變了。

小心翼翼的拂去“塵埃”的衛鏗:我不能否認,作為李蛩在早年和孫家過去的交往的這段經歷。

當地嗑瓜子的看客們,對那當年“鳳凰男入贅孫家”,一度已經放棄了討論,因為這個話題性,已經如同祥林嫂故事那般,被講了無數遍後消遣完了。

而眼下,李蛩已經高中了進士,讓此事繼續有了作為談資的價值。但時過境遷,話題的發展可能不會在偏向於當年“窮小子”。

此城的人或許會再次諷刺,孫家教女不嚴,錯失文曲星。

但是這對李蛩來說,有什麽好處了?——只不過是再一次對大眾強調了,當年的李蛩,是不得不靠著入贅賣身來求學的。

如果有一些評論者,試圖更進一步,站在更高角度做指摘,則會點出:李蛩出身貧寒,靠著低三下四的攀附,才有今天的成就。

隨後這些科舉失意的窮酸們會噫籲嚱的嘆息:自己折不了腰,沒法伸展抱負。(潛台詞:只有賣身入贅,才能有所成就。)

風言風語,就是這樣,誰站得高,誰就會被摧折。

二十一世紀也是這樣,以猶在初建時,因為弱,得到了全世界同情,但是七十年後是反過來了,然而其不自知世事變遷,依舊想要利用當年的“風”吹今天的“浪”結果被拍翻。同理,東方也同理,當原本的小白兔變成了鋼筋鐵骨龍,讓當年那些窮兄弟,諸如印、非、拉等國的復雜心思了,但是東方則了解這種世事,小心翼翼調整外交姿態。

回到現在的家鄉,當年城市的閑雜人等,在聊這個話題時,是孫家聲名更響亮,站的更高。李蛩地位很卑微,所以李家聲名大傷。而今天,換做李蛩站的位置更高了。

所以李蛩這次回來的工作,真該有意將“當年攀附”的名聲給洗掉。

其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孫家和解,李蛩指示李家在孫家生意上遇到困難時,幫襯一把,解決掉孫家的麻煩。

這一招很妙,如此一來的讓孫家的嘴,將當年和李蛩的關系,解釋成“投資寒門學子”,而不是招人入贅幫忙遮掩家醜。

同理,孫家現在也同樣想要把那件事情給徹底揭過去,當年那事情,如果變成了“投資了文曲星”,那聲名就要好聽的多了。

至於當年嫁出去的孫小姐。孫家當代掌門,當年的大公子現在也追加解釋:那是當年自己慧眼識才,送出去的“妾”而已。

孫家厚著臉皮開始狡辯:送妾引發的風流韻事,沒什麽好說道的。

至於其他世家,真的要揭開這個被翻過去一頁的醜事的話,那麽誰家內宅中沒出過腌臢事?——只要能把這一頁翻過去,那就都不是事。

李蛩下了飛機後,瞭望孫家家主以及陪同熱烈介紹的家鄉風土變遷,不由得自嘲:我此來,就是為了來息事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