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破台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四百年前,他的祖先曾救過茅山掌門,茅山掌門離開之時留下了這片金葉子,告訴他的祖先,如果今後有為難之處,可以去茅山找他,不管過了多少代,見了這片葉子,茅山派都會傾力相助。

他也沒有想到,會用到這件事上。

他要去尋找改變自己命格的方法。

他不能讓柏舟覺得,他接近她,是為了救自己的性命。

他希望他和柏舟之間的感情,是幹幹凈凈,不帶任何功利。

柏舟回去之後,將買來的藥材按照方劑中所說,再次炮制了一次。

古代方劑中,炮制藥材的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

古書上記載的一些古方有奇效,但今天的人依法配制,效果卻不佳,有人就認為是古人誇大其詞了,還說中醫藥只是安慰劑,根本就沒有效果。

或許正是因為炮制藥材的不同之處,才使得今日的藥材藥性遠不如古代。

花了三天,她才將這些藥材炮制妥當,然後便放入砂鍋之中煎制。

砂鍋受熱均勻,又不會和藥材發生化學反應,所以是煎藥最合適的器具。

柏舟用的這個是爺爺留下來的,早已經燒得發黑了,但很好用。

煎藥的時候,放多少水,放藥材的順序和火候都很重要,稍微有一點不同,這一爐就廢了。

就算勉強成功,藥效也大不如前。

不知為何,柏舟在煉藥的時候總能夠福至心靈,就像曾經做過千百次,只需要稍稍練習一下,就能得心應手。

她一直守在爐火前,什麽時候要用大火,什麽時候要用小火,全憑著經驗和悟性。

若是沒有悟性,終其一生只怕都沒法成為煉藥大師。

這一鍋藥煉了整整一天,加了三次水,也熬幹了三次,等到再一次將水全部熬幹,她關火開蓋,一股異香迎面而來。

與普通的丸藥不同,外面賣的那些丸藥,煉到最後是膏,然後加以蜂蜜,搓成蜜丸,但柏舟所煉制的靈藥,一出爐便自成丸狀,正因如此,上面才有丹紋。

血氣丸竟然一次成功!

連柏舟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難道我真是不世出的煉藥天才?

她連忙將藥丸全都放進玻璃瓶中,《禦靈錄》中說,若是丹藥,必須要用玉瓶來裝,但若是丸藥,或者散劑之類,用琉璃、瓷瓶都可以裝。

玻璃自然也可以。

剛把屋子收拾好,九叔就上門了。

“九叔,我正要做午飯,一起吃吧。”柏舟心情很好,熱情地招呼。

九叔臉色凝重,道:“小舟啊,有件事想要請你幫忙。”

“什麽事?”柏舟問。

九叔說:“其實是有人托我幫忙請個靠譜的玄術師,他給五萬。”說到這裏,他急忙解釋道,“小舟,這次我可一分都沒有拿,真就只有五萬。”

柏舟無語,我也沒說什麽啊,你怎麽先心虛了?

她在九叔對面坐下,和善地道:“沒事,九叔,你說吧,到底是什麽事?”

“其實這人你也認識,就是曾在我店裏幹過的那個小成,你還記得嗎?”九叔問。

柏舟仔細回想了一下,腦海中浮現出一張瘦削而平凡的臉。

那個小成從鄉下進城務工,因為年紀太小,找不到工作,又學過一點木工,就在九叔的棺材店裏幹過一年。

柏舟對他的印象不深,只記得他很喜歡唱戲,經常拿著一台舊錄音機聽戲。

“記得,他怎麽了?”

九叔道:“他後來去劇院當工人,下班了之後在戲台上唱了兩句,正好被劇院院長聽到了,對他很賞識,就收了他當弟子,教他唱戲。他摸爬滾打這麽些年,現在也是一個角兒了,專門唱醜角的。”

柏舟點了點頭,問:“他怎麽了?見鬼了?”

“倒不是見鬼,但他害怕今晚會見鬼。”九叔道,“城北有個戲院要開業,今晚破台,找了他當‘吊吊’。”

柏舟研究民俗,自然知道破台是什麽意思。

這是梨園行當裏的規矩,凡新戲園落成或舊戲園易主,於開鑼演劇前,例有“破台”之舉。

破台儀式大都是在晚上舉行,避免讓外人觀看,於舞台上設宴神桌面,香燭高燒,並布置有帳簾、標旗、五方旗等排衙及活公雞五只,謂之“請聖”。

戲院的經理和管事們一個接一個地上來向神像行禮,然後便有五位演員扮王靈官,有的地方不止五人,也可以扮演關公、鐘馗以及各種天兵天將,手拿武器,追打一個“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