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南都繁會圖》

老人摸了摸胡子,不服氣地說:“誰說我家不好了?我能住得起這樣的屋子,不漏風、不漏雨,還能養幾只雞,養兩條大肥狗,這樣的日子已經很不錯了。兩年前我還沒來捷城的時候,家裏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呢,我們混在流民堆裏,餓死了三個孩子,我兒媳婦的衣服破了,只能在身上裹一層樹葉,後來樹葉都吃完了,只能裹一條破席子!”

“現在我有房子住,每頓都能吃飽,孫子也能養得活了,這樣的日子,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柏舟覺得胸膛裏暖融融的。

她突然覺得,自己能夠帶著這麽多人來這個異界一趟,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她拯救了這些人,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老人笑呵呵地說:“小哥,聽說城裏要多開幾個制作水泥的作坊,我家大郎等到收完了稻谷,就要去城裏做工,你也可以去碰碰運氣,說不定也能選上呢。”

“只要進了城裏的工坊,吃喝就不愁啦。”

柏舟謝過了老丈,來到捷城,城門口有一個收費處,進城每人要交三錢的入城費,免得城外的人沒事就往城裏跑,將這偌大的一座捷城擠得路都走不通,堵人。

柏舟交了錢,進了城,看到了一座極為繁華的城市,城內的房屋已經幡然一新,街上到處都是店鋪,各種招攬顧客的幡子在空中飛舞,到處都是叫賣聲,顯得很嘈雜,卻很有生活氣。

柏舟曾見過一幅古代畫作,名叫《南都繁會圖》,描繪了明代陪都南京城市商業興盛的場面,街道上人潮如織,店鋪鱗次櫛比,比起《清明上河圖》還要繁華。

如今這捷城,幾乎要和《南都繁會圖》媲美了。

這時,她看見一個穿著青布衣服,頭上戴著青色包布的女人在街上走過,她們的臉上雖然有倦意,卻滿是笑容。

柏舟忍不住問旁邊的路人:“那些婦人是做什麽的啊?”

“她們是城裏的女工。”路人道,“在紡織工坊做活,聽說手藝好的紡織工,一個月的月錢有五千錢呢。這些婦人有錢了,在家裏也稱王稱霸起來了,很不成個體統。”

柏舟看了那人一眼,見他一臉而羨慕嫉妒恨,忍不住笑了。

再往前走幾步,就看見了一座小院,正好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那小院的門開了,一群七八歲的小孩子從裏面走了出來,身上還掛著布做的書包,有的書包用的布料不錯,有的書包上打了補丁,但一個個都長得胖乎乎的,特別可愛。

他們對著屋子裏的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道:“先生再見。”

裏面穿著文士袍,頭上戴著文士冠,一臉和藹模樣的中年男人也朝他們點了點頭,道:“路上小心。”

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回家了,有的會在路上買糖吃,有的則眼巴巴地盯著賣糖果的小攤,最後流著口水離開。

柏舟拉住一個路人問:“那是什麽地方?”

路人道:“你不會看嗎?門楣上掛著匾額呢,是書院。”

“我知道是書院,可是為什麽都是小孩子呢?”柏舟問。

那路人用“鄉巴佬”、“沒見識”的眼光看著她,道:“那是西王母和女仙們開的書院,請了城裏的一些飽學之士,專門為七八歲的孩童啟蒙。”

柏舟驚訝地問:“城裏的所有孩子都可以來讀書嗎?書院數量夠嗎?”

“又不止這一家書院。”路人得意洋洋地說,“西王母的女仙們在這裏開了很多家書院,光是這捷城裏啊,就有三十二座,夠城裏的小孩子來讀書了,其中還有幾家女校,專門開給女郎讀書的。”

“周圍那幾座新城,每一座裏也至少有三四座啟蒙書院,每個大一點的村子裏也會有一座。”他說著,下巴擡得更高了,“不過呢,那些書院裏的先生都沒有咱們捷城裏的先生們厲害,外面的學子們都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城裏來讀書呢,甚至有的人家,砸鍋賣鐵也要進城買房子,就是為了進城讀書呢。”

柏舟在心裏叫了一聲“好家夥”,別的沒學會,光學會這些東西了吧?

她又問:“平民百姓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啊?種田也需要讀書嗎?”

那路人用“朽木不可雕也”的目光看著她,說:“你們這些外地人就是沒見識。女仙們說了,種田做工也要讀書,不讀書明理,做生意就會缺斤少兩,種田也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