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救人

王鏊是堪比謝遷的人物,道德文章又是那樣的厲害。

張皇後知道聽到由王鏊代替了那個左中允,心中也不再有其他的想法。

“太子殿下,年少聰慧,又有聖上和諸位大臣的全力培養,將來一定是唐太宗一樣的少年英才。”

唐太宗李世民確實在不到二十的時候就已經展現了驚人的才能。

不過張皇後也不是一點都不了解的人,唐太宗和自己的皇兒沒什麽可比性,怕是邊上這些伺候的,壓根沒讀過什麽書,肚子裏自然也沒墨水,撿著一個平時常聽說的就往照兒身上靠。說得四六不靠只能算是好笑。

“本宮,也只希望照兒平安長大,將來能替祖宗守好這江山就好。”

張皇後實際上生了兩個兒子,只不過另外一個沒那麽幸運。

弘治皇帝又只有她一個老婆。

可以說,現在紫禁城上上下下就指著朱厚照了。

尤其是張皇後,老話講母以子貴,皇太子是她一切的依仗了。

“皇後娘娘……”

這時外間來了一太監,獐頭鼠目的,眼睛還有些邪光。

“怎麽了?出了什麽事嗎?”

那太監壓著聲音,帶著誘導:“啟奏娘娘,奴婢下午偶然聽到,太子殿下早間在宮內行走時,為一毛手毛腳的宮女所撞。”

嚯得一下,張皇後一下子站了起來。

神色淒厲的質問:“什麽?!太子如何?可有大礙?!”

那太監急忙道:“娘娘莫慌。奴婢問過了,殿下無大礙,應也只是碰了一下,殿下似乎也沒摔倒。因此,殿下也饒過了那兩名宮女。”

他用詞是似乎、摔倒,

這些都是很讓張皇後緊張的詞。

畢竟朱厚照的身形還那麽小。

給成年人撞一下,磕了破了也都是很可能會發生的事。

“確實無大礙?”

“確實如此。奴婢已打聽了,殿下在和王詹事讀書習字呢。”

聽到這麽說,皇後心稍稍安定,又囑咐身邊宮女,“你去東宮看看。”

“是。”

回過頭來,張皇後也是有一股怒火,

“去查查,是哪個大膽的宮女?走路都不帶眼睛的?萬一撞得太子……”

後面的話她自己也沒敢說出口。

只是想想,就覺得有些心悸。

於是目光落在跪下面的人身上,此人也在她宮裏伺候,但算是邊緣人物。

“本宮記得,你姓齊?”

那宦官心中一激蕩,

他這樣的目的便是如此。

“娘娘好記性,竟記得奴婢。奴婢的確姓齊,名洹。”

“很好。”

……

……

朱厚照當時考慮的便是這一節,

他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要說撞一下,

就是掉一根頭發,你看皇帝和皇後和不和你拼命。

弘治那麽好的脾氣,但是有人說他的兒子,他也一樣氣得腦殼發昏。

而宮裏又是很難藏住事的地方,

幾乎可以肯定,會有人以此去向皇後告密,博得一分向上的希望。

於是他就叫張永仔細瞧著,而且稟告要及時。

因為一兩名宮女的性命,在皇後的心裏是不重要的,尤其是和皇太子放在一起的時候,那幾乎可以說是一文不值。

“母後的旨意如何說?”

“四十個板子。”張永現在是佩服,他真是服了這個殿下,

事情還未發生,他怎麽就能預料到的?

朱厚照聽到這個數字不由皺了皺眉,

他是見過那兩個小姑娘的,大一些的十六七歲的樣子,小些的估摸只有十三四,

身形纖弱瘦削,柔弱如細長的柳條,成年人估計一只手都能掐在懷裏,

真要是四十個板子打下去,基本就是個死。

而且還不如直接死了痛快。

於是他快些趕到坤寧宮,見了面,廢話也不多說,便請皇後饒了那兩位宮女。

“照兒,你怎麽樣?”皇後哪有心思關心宮女,看到兒子先上來左看看右看看。

“母後,兒臣根本沒有大礙。當時,她們也只是不小心碰到了。”

張皇後有些堅持,“照兒不必多想,這些做奴婢的,眼裏沒有主子,今日是沒撞到你,但這般毛手毛腳,往後難保不出大事。”

這強詞奪理,真是讓朱厚照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他原本也不是很喜歡爭強的性格,大多數時候,他也希望皇帝、皇後這兩個和他有血緣關系的人能開心快樂。

但這事關乎的是人命。

要說真有事也就罷了,就這麽點事情,讓兩個如花似嬌的姑娘香消玉殞實在是讓他難以接受。

於是他再一次正色道:“母後,今日兒臣剛和王鏊王師傅學了大學。《大學》中講,為人君,止於仁。如今,兒臣並未受半分影響,懇請母後應兒臣之請,收回旨意,饒了那兩名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