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秋雲

“皇後,皇後!”

坤寧宮外,弘治皇帝喜不自勝的沖了進來。他雖然有些失態魯莽,但陪在他身後的蕭敬等人都是臉上掛著笑的。

張皇後原本在坤寧宮伺候花花草草,忽然間聽皇帝這麽喊,也趕緊扔了東西迎出來。

“臣妾參見……”

“哎呀,皇後不要多禮了。”弘治一張臉笑開了花兒,拉著張皇後的手激動的說:“皇後可記得,昨日照兒來求情,你饒了兩名宮女之事?”

張皇後的眼神之中有些茫然,“是……是有這麽一回事。”

看氛圍好像是好事?

那邊蕭公公抿嘴淺笑,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陛下,究竟……是怎麽了?”

皇帝展了一封奏疏給皇後:“恕者感天動地,寬者名垂青史,仁者無敵天下。皇後可知,這是王鏊上的折子,賀大明皇太子朱厚照之恕、寬、仁。要知道朕的這些臣子,有時朕都拿他們沒辦法。但朕的皇兒卻是很受他們喜愛啊!”

“當真如此?”張皇後也是一番驚喜,這會兒她仔細回想起來,“所以陛下才提起照兒向我求情之事。當時……當時臣妾都沒想那麽多,只是被照兒哄了幾句便答應了他。”

“答應的好啊。”皇帝一拍大腿,臉上還是笑得很得意,“皇後在後宮或許還不知,外臣已經把朕和皇後的孩兒誇上了天啦!”

蕭敬適時拍馬屁,“恭喜陛下娘娘,我大明的萬裏江山後繼有人了!”

張皇後捂了捂胸口,喜悅的似是要流下淚水,

“照兒,真的……?”

弘治皇帝又把這事的細節和她講清楚,不然還以為很簡單呢,“當年宋仁宗留下了諸多美談。照兒此事與宋仁宗的一些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估摸著京城街說書的都該講上了。”

皇帝自從登基就始終有這樣一個牽掛,

首先他得有個兒子,不然大明江山傳給誰?

後來結發妻子給他生了兒子。

當時是滿朝稱賀,他本人也是興奮異常,這樣以後對老祖宗就有了交代了。

等真有了兒子,旁邊的臣子會開始說,他自己也會有這樣的念頭:那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人。

讓他成為一個能夠托付天下重責之人。

朱厚照生來就是要做皇帝的,弘治皇帝對兒子的期盼也是這樣,所有有人說他孩子不成才,他很生氣。

現在太子得到這樣的認可,他也一樣很興奮。

“好,好,好。”皇帝砸吧著嘴,心中萬語千言,最後就這三個字。

“傳旨。詹事府少詹事王鏊才淵德厚,勤勉盡忠,教諭太子有功,賜鬥牛服,用慰顯揚之志,畀以殊榮!”

王鏊剛剛晉升過,再行升官顯然不太合適。

但此番立功,皇帝就是為了彰顯太子之德也要行賞。

賜服,本來也有彌補一些大臣達不到提拔標準但又該賞賜的作用。

當然,鬥牛服一般賜給三品以上大員。

但詹事府少詹事是四品官。皇帝用在此處也是突顯對王鏊的重視。

“朕就是要讓人知道,把太子教諭好、伺候好,朕什麽恩榮都可以給。”

“臣妾代照兒謝過陛下!”

消息傳到東宮,

朱厚照都有些驚訝。

現在人人都說他當日求情時,用了一句剛學的‘為人君,止於仁’。

恰巧是王鏊那日教得他。

但實際上,

只有部分人知曉,最早是楊廷和教他的……

張天瑞還在和楊廷和說呢,他自己倒還好,因為那天他退縮了,但提起這個同僚卻也有些唏噓,“介夫,殿下那日學了半篇大學,應該……”

應該包含那句吧。

幹同樣的事,完全不同的命運。

楊廷和原本也是心胸開闊的人,

但是連續的運氣不好讓他也有些苦悶。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只有羅隱這句消極的詩能表達他心中的感受了。

說話間,

那日朱厚照所救的兩名宮女也走進了擷芳殿,她們被皇太子要了過來,以後在東宮奉茶。

到了東宮,正好發現朱厚照正在書案前練字。

小小的少年郎在書案前滿臉認真,邊上擺了一盞茶,熱氣搖晃著向上。

皇太子還是個孩子,面皮細嫩,一身綢緞沒有半分褶皺,更是幹凈得不染一絲塵土。

若論貴氣,天下誰又貴得過這位皇太子?

聽他和身邊內侍吩咐了句,講話也是那樣清緩溫柔。

大明,這是要迎來一個萬民擁戴的皇太子了嗎?

如果有他在,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那麽她們的家人應該也能少些苦難。

短短幾日之內,這兩個小姑娘經歷了一次生死,心中的諸多情緒像是停不下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