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孤子

眼看要入冬,氣溫降得極快,尤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空氣中的涼意很明顯。

朱厚照前世不是北京人,

傍晚時刻的紫禁城,他從未見過。

晚霞染紅了太陽,在天空這塊布上隨意揮灑,視線望過去還有枯掉的枝丫構圖成景。

密集的建築群擋住了地平線,仿佛把人困在了這座城中。

眼前有四五名宮女拎著木盒排列通過,太子面前還有人敢偷瞄,看來是之前仁厚的名聲傳播了出去。

女子本就喜歡小孩子的可愛,而如今這宮裏,老人不缺,孩子倒是很少。

這大概是被困住的宮女們,枯燥的日子裏為數不多的樂趣。

想到這一節,

朱厚照都很羨慕能夠離開京城的楊廷和。

他之所以向皇帝提出這個請求,是因為他的確不太認同,明朝培養重臣的模式。

雖然這些人自高中進士之後便留在翰林院苦熬學習,過上許多年頭,這些本就是人中龍鳳的人也具備了豐富的行政經驗。

但在朱厚照的固有觀念裏,就是覺得缺乏地方為官經驗不好。

這官兒,一直在京城裏當容易理想主義,很容易鄙視溜須拍馬、邀寵媚上的行為,然後脖子一伸就要‘舍生取義’,因為他就在京城,就在權利的最核心的圈子,身邊總歸是有些很有潛力的政治新星。

但從下面一步步坐上來的則不同,你想升官但皇帝都不知道有你這號人物,你怎麽辦?

所以下面是個大熔爐,你品德再高,去下面做做看。

當然,具體效果如何,是不是適應這個年代,需要試試。

反正總比讓他天天在東宮裏記自己吃飯拉屎要強吧?

不過,這種事情不能多做,因為東宮真是個好地方,可以和太子混臉熟。

調開,是不受重視的表現。

做得多了,會惹來非議。

朱厚照回到擷芳殿的時候發現劉瑾跪的方向掉了個,他進去正好能面對著。

殿前園子裏的其他人因為劉瑾受罰都輕手輕腳,陪著小心,很怕惹禍上身。

劉瑾應該是發現了他,所以又跪拜了一次。

“想好了嗎?”朱厚照站住身形。

“殿下的教誨,奴婢明白了。殿下是要奴婢做一孤子。”

總算是有了點腦子。

此外,想來李廣知道自己對他態度有變化,應該是對東宮關注更多。像是劉瑾被罰這樣的變故也肯定知曉了。那便差不多了。

“給我滾進來。”

啪的一聲,大門關上。

朱厚照要和他交代幾句,“讓你做孤子……心中覺得委屈嗎?或許吧。不過,你瞧瞧楊廷和、張天瑞那些人,哪個不是十年苦讀,哪個不是過關斬將?然而他們熬了幾十年,到了東宮有你劉太監的風光嗎?沒有,因為你是皇太子近侍,可憑什麽是你?”

劉瑾磕了一下頭,什麽話也不敢說。

“包括宮裏的秉筆、掌印太監,他們憑的什麽能有那樣的地位?自然是父皇的信任。可父皇為何要信任他們?劉瑾,不是本宮要你做孤子,是這個位子本宮只給孤子。你也可以不做,去個其他的位子,外派個監軍都可以,本宮不會殺你。”

劉瑾也不知是真的因為太子出自肺腑的話而感動,還是在表演,那哭聲已經完全抑制不住,

“殿下,奴婢寧願當孤子,也不要離開殿下啊!求殿下再給奴婢一次機會!”

朱厚照原本不打算把話說得那麽明白,

但是張永提醒了他,劉瑾暫時不要動,否則終歸落個刻薄寡恩的名頭,所以還是給劉瑾一次機會。

而且,明朝的歷史陰謀論太多。譬如正德皇帝身體好得很,能到塞外砍人,但就是沒留種,落個水又輕易就死了。

本來麽陰謀論當個飯後談資就行。但現在關乎到自己的腦袋,整不好是要死人的,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劉瑾這樣的大太監,說不定後面就會起到什麽作用。

“你這話,我姑且是信了。你們這幾個,陪了我這麽多年,我是信任你們的。這幾日,你大概也知道我的心思是深的,不過身旁近人我本不願如此。只講一句吧,你忠心辦事,我保你平安富貴。”

劉瑾聽到這話知道自己總算過了險關,

這幾日一顆心是七上八下,膽也嚇破了。

估摸著,近段時間是要老實些了,伺候這樣的太子,萬一搞出什麽事情被發現,那就完蛋了。

關鍵太子殿下現在非常不好忽悠。

“殿下今日的話,奴婢一定刻在腦子裏,一個字都不敢忘。從此之後,奴婢檢視自身,以殿下之喜怒為己之喜怒,以殿下之悲痛為己之悲痛。”

這話算是擺正了自己位置。雖然朱厚照也不要他做到這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