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進京!

大年初一那一天,宮裏會舉行盛大的朝會,所以官員們還是要上班的。那天也是朱厚照最無聊的時候,從早到晚都是各種各樣的禮節要注意。

在這之後會有五天的假期。

這假期確實不多,因為朱元璋對這些官員群體可算不上好。

在大名府,身負旨意的王越沒敢在家久留,過了個大年初一便北上進京。冬天的路冰一化就不好走了,緊趕慢趕抵達京師的時候,京城裏的人都準備著過元宵了。

城門外的一輛馬車裏,王芷掀開了藍色的簾子,她新年十五歲,但記憶裏一點兒關於京師的記憶也沒有,這是第一眼。

“是座雄城。”

姑娘的眼睛月牙彎兒,臉蛋兒透著紅色,發絲隨風飄動。

不過王越則沉默許多,

對他來說,此刻算是真正的物是人非了。

“進城!”

於是直往宮門而去。

他這一次能起復,很大程度上是太子的功勞,

對於王越來說,李廣既然已經不在,那麽在宮裏重新找個靠山也是頭等大事,而太子顯然就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論受皇帝的寵愛,李廣哪裏能和太子相比。

但邊軍之將和儲君關系過從甚密的話,是官場之中比較忌諱的。

不過在本朝,皇帝只有這麽一個兒子,他本人就比大臣們更給太子面子。

“臣王越,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

東宮,

劉瑾和太子稟告說:“殿下,王越已經入宮了。”

“這麽快就到了京師,他也算是著急的了。”

“殿下為了他出了大力氣,想來王大人也是攢著勁想要立下新功,這樣才能不負朝廷和殿下的厚恩。因而自然不敢拖延入京的時間。”

“那麽冷的天,叫一個老人這樣趕路也算難為他了。他是一個人來的嗎?”

“似乎不是。東廠那邊的番子來報。王越還帶了家眷。有兩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劉瑾見殿下聽不明白就解釋說:“估摸著是想要到國子監入學。”

喔,朱厚照聽明白了。王鏊當年就跟隨父親到國子監讀過書。

“那個孫女也是?”

“孫女的話……”劉瑾心裏小慌了一下,但還是老實說了,“殿下恕罪。奴婢這就叫人去查探清楚。”

“不必了。”朱厚照揮揮手,他不會監視臣子到這個地步,且王越都這個歲數了。

這個時候,

王越正在乾清宮見駕,大抵就是他說些感謝皇恩的話,皇帝也做些勉勵。老將軍本來還在猶豫一會兒要不要就這麽明晃晃的去趟東宮,

沒想到弘治皇帝直接說:“王將軍一路趕來雖然辛苦,但先不急著回去休息。退下之後再去東宮見見朕的太子吧。”

這話令王越有些驚訝,所以他也擡頭看了一眼皇帝的表情。

就發現禦座上的人‘嘴臉’多少有些得意驕傲。仿佛是有個好東西,等不及要示人。

“這次愛卿能夠順利起復,多虧了太子。太子與朕乃是一體,今日你來的不巧他不在,但你也是他的臣子,應當去見一見。”

王越遠離宮廷日久,

沒想到皇帝和太子已經儼然化身成同一個政治符號了。

“微臣,領旨。”

弘治皇帝是這樣的,他從未想過限制太子的權力,甚至還在努力的想辦法替太子展示威嚴。對他來說這樣他不擔心,他比較擔心的是自己沒能為大明留下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王越到東宮的時候,

發現一個貴氣的、小模小樣的公子樣人正在書案前認真的練字,

這讓他腦海中也出現那封信的畫面,想著那字:是要練練。

王越是個武將,但實際是進士出身,文人玩的那一套他也都會。

“臣王越,參見殿下!”

朱厚照沒有玩倒履相迎的那一套,

一來王越能起復多虧了他,可以說為了他自己也擔了幹系,這恩施得已經夠重了,就差把腦袋和他綁在一起了。所以也沒必要把自己的位置擺得特別的低,像是在求人一樣。

說到底能辦成事,也不是‘禮賢下士’這一招就夠了的。

二來王越畢竟幹過嫌棄‘功勞賞賜’太薄的事,這於臣子之禮不合。某種程度上算是悍將,所以姿態太低反而是助長他的氣焰。最後就是自己這個太子的威勢在他那裏也不夠。

於是他就只是坐著,靜靜看著王越把禮施完。

“平身吧。”

兩人互相對望了一眼。

朱厚照驚訝於老人,雖老但面相上還留存的英氣。

王越則驚訝於太子那與年紀不相稱的穩重。心裏也都是旁人關於這個太子的評價……自然不敢怠慢,

“微臣叩謝殿下厚恩!若非殿下器重、信任,何來臣之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