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太子還是有辦法

乾清宮的燈火一直未滅。

不管弘治皇帝如何的心軟,朱厚照是始終堅持的,有些決心他自己早就下了,哪怕殺人、毀家,有人因此而喪命他也不會更改,更不會後悔。

這樣掀大案,而不會在輿論中被壓制的機會並不多。尤其在弘治朝的機會不多,因為皇帝縱容這些文臣很厲害了。

當初,他們用齊寬之案限制太子的態度,裹挾太子和他們一起。現在情況反轉了,因為這種東西是相互,既然你們如此反對藩王侵占土地,那麽又怎麽能縱容大臣?

但,不是說臣子們就完全的任他們拿捏了。

今晚是生與死的抉擇,再不反抗就要死了,那肯定是什麽法子都想出來,就算奪官奪財,能保住命也是好的。

朱厚照也在想,如果他是對方要怎麽辦。

就像當初,王越之事,他留了胡貴閔的後手。現在高潮剛剛開始,他也不會覺得,結局就馬上按照他的想法沒任何阻礙的實現。

這不是‘穩’的真正含義。

而且他也總是這樣,習慣性的想前幾步。

錦衣衛有這樣動作之後,朝中的大員們會怎樣?如果皇帝非要這樣查辦。那自然誰也無法阻攔。但也有辦法再讓皇帝難下決心,比如說:牽連些皇帝不太好處理的人上來……

“父皇,旁人倒也罷了,有些人兒臣想說在前頭。”

“有什麽問題?”弘治問道。

哎,

其實又是家務事。

這個兒子當的,真是太難了。

“父皇想想看,既然不再賞賜藩王之田,又重辦官員侵奪土地,那麽舅舅他們呢?他們應該也有這樣的罪行吧?”

朱厚照有兩個舅舅,臭名昭著的壽寧伯張鶴齡和建昌伯張延齡。

張皇後的親弟弟,特點麽,便是那種狗仗人勢、為禍不淺的外戚。又碰上個弘治這樣的好姐夫,管也管不住他們。

“父皇自是不會查他們,可會有臣子從中作梗。”

弘治果然開始皺起了眉頭,其實周太皇太後的家裏人也好不到哪裏去。

“這樣的話……可有什麽辦法?”

照朱厚照所想,全部抓起來,哪怕不殺也要嚇一嚇他們,至少有些違法所得要交出來。

但實際上,這樣不太好。

一方面,一旦允許他們攀咬、那麽照大明朝如今的這個‘身體狀況’,估計得朱元璋從天而降來下決心,因為肯定不是一個兩個官員涉嫌,

到那個時候,上百民的官員,殺還是不殺,這個決定弘治能做?

這也就是他說要控制範圍的原因。

另外,朱厚照到底還是繼任之君,繼任之君就要考慮有多少支持你的力量……換句話說,

他朱厚照要敢於得罪人,

但不能全部都得罪了,那樣的話可就不叫雷厲風行,而叫愚蠢之極了。

哪怕今夜這件事,明面上東宮並未參與,因為他都沒來得及去乾清宮,但聰明人都知道背後是誰在推動。

朱厚照要是給自己一個‘一殺到底、絕不姑息’的形象,那麽那些已經犯罪了許多年、把犯罪當日常的人……心裏怎麽想?

“……也有辦法。”

弘治皇帝一聽兒子這麽說,剛剛略有煩躁的心漸漸平息了下來,“朕生的兒子,真奇人也!”

朱厚照無語,加了‘生’字,從朕的兒子變成朕生的兒子,

啥意思?功勞就都是你的了是吧?

我看你這個老實人心機也蠻深的。

“父皇過譽了。其實這辦法也不難想,更不難做到。便是一個快字。”

“快?”

“是的,要很快。兩天抓人,兩天審案定罪,定了罪就殺人抄家。”

一旦拖下去,不僅會給他們機會攀咬朝中的其他人,說不準還會有故意陷害的。

弘治感受到了一種智商震撼,這也能想到?

這種辦法……似乎真的還行!

朱厚照分析道:“壽寧伯和建昌伯,怎樣都有母後護著。先不說是否會有人能想到用攀咬、揭露不便處理之人的法子,即便想到了,這些人必定是和父皇與兒臣的關系不一般。因而他們就要考慮,畢竟拉這樣的人墊背……也要有這個膽子才行。”

但時間一長就不一樣了,因為人家想不到別的法子能活了。

“好!”皇帝狠狠擊掌,他眼神冒光。

雖然他當皇帝是十年了,但年紀上其實也還三十不到。權力的味道,他似乎嘗過……但似乎嘗得不夠美味?

也就是近來幾次,他才真覺得這種掌控局勢的魅力。

醒掌天下權啊!

對皇帝來說,這樣算是蠻周到了。

不過,朱厚照離開乾清宮之後,心情上卻不是那麽激動。

想想看,有人奪了百姓的田,放在朱元璋時代,直接抓人哢嚓了啊!多簡單一事,過去了一百年竟然要花費這麽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