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司禮監

劉瑾換上了大紅袍,只要皇帝不在,他就是這宮中的第一人,走到哪兒都揚著頭,當年跟隨他的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高鳳現在更加以他為首。

“陛下歇下了。”劉瑾扯下帽子,不用講,就有邊上的小宦官給他接走,另外還有人端了一盆清水過來讓他凈面凈手。

劉瑾擡頭看了一眼這個面皮細嫩的小宦官,“這盆、手巾都是新的麽?”

“是新的,”小宦官賣著笑臉,“劉公公平日裏用的,小的們都已經換了全新的。”

“恩。”劉瑾的鼻腔悶出一聲,“算是個懂事的,咱家看院落裏不少人,亂糟糟的,他們有沒有頭?”

“回劉公公的話,那都是直殿監的,專門負責灑掃。”

“你叫什麽?”

“回劉公公的話,奴婢叫劉敏。”

“哎喲,臨時改的姓兒?”

啪一下,

叫劉敏的小夥兒直接跪了下來,哭腔著告饒,“奴婢不敢欺瞞劉公公,奴婢確實是姓劉,從小就姓劉,心中也無半分膽量敢高攀劉公公。”

“起來,咱家又沒說要把你怎麽樣嘛。姓劉好,本家,不如給我當個幹兒子吧?你要是同意就去外邊兒和那幫人說,以後你就是他們的頭兒。”

劉敏頓時大喜,“幹爹在上,兒子這就給您磕頭了!”

劉瑾意得志滿,哈哈大笑,“好,好,好。去幹活吧。”

這麽一番操作,可真叫是人生巔峰。

邊上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高鳳看得都要流口水,對於劉瑾的姿態也就更加的諂媚。

劉瑾擦了擦手轉身看了這五位,笑了笑,“都坐吧,咱們一起吃兩口。我這伺候陛下一晚上,茶水都沒喝一口呢。”

他這麽一說,五個人都給他倒茶。

“不用,我們兄弟幾個是什麽關系?”劉瑾拍了拍谷大用的肩膀,示意五人,“都坐下。”

“劉公公。”谷大用眯著眼睛,笑得特別友善,“這往後,司禮監就是您……?”

劉瑾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蕭敬已經被皇上派去給先帝守陵了,當年這裏的王嶽、陳榮等人都去了南京,各自有各自的歸宿。皇上也有交代,先帝是個寬厚仁德的君主,所用的人更沒有窮兇極惡的,咱們不能挾私報復。”

只要離開紫禁城,劉瑾就容得了他們。

宦官的改朝換代來的比文官還要激烈,皇帝一換,以往弘治朝得寵的太監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大限到了。

司禮監的蕭敬、陳榮、王嶽,內官監的李榮、長慶……李榮還與李廣有些關系,當年弘治皇帝在情緒激動之時殺了李廣,其實心中有些後悔,李榮就這麽留了下來。

但他與朱厚照可沒有這層關系,這些人與朱厚照的關系也都不如東宮的潛邸舊人,所以大換是肯定的。

東宮之中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等都是平日裏和他接觸很多,又經過幾年調教的老人,憑什麽不用自己的人?

再者這幫人跟著自己其實也是想著奔一個前程。當領導,太公正、一點兒都不護短其實沒什麽人鐵了心的為你賣命。

尤其司禮監、禦馬監(掌兵符)、內官監(掌營建)、禦用監(掌造辦)這樣的重要部門,更加是要換上自己人,叫他們往東絕不敢往西,這就是自己人的妙處,也就直殿監(掌環衛)、尚衣監還可以留一留老人。

真實的歷史中,劉瑾會帶著自己的七個小兄弟跑到正德皇帝面前哭上一番,引起皇帝的同情,然後把這些職務分了了事。

不過這個空間,伺候這個正德,他們可不敢。

劉瑾掌印司禮監,谷大用、馬永成位列司禮監秉筆太監,丘聚掌印內官監,羅祥掌印禦用監,高鳳掌印尚膳監,張永領禦馬監,這都要皇帝正兒八經的點頭,他們才敢做動作。

這其中,司禮監的職權是最重的,不過政治就像流水,它沒有一成不變的。歷代司禮監掌印太監手中的批紅權,其實劉瑾就沒有。

因為內閣票擬過來的重要奏疏,朱厚照都會自己看,他不能接受朱筆禦批、再蓋印這麽關鍵的步驟由太監來管。這實際上就相當於太監是皇帝了。

當然,司禮監職權中總管所有宦官事務劉瑾還是有的,司禮監是“第一署”,實際上其他各監、司、局都歸司禮監統管,所以劉瑾還是實際上的第一太監,具體分管的日常工作,就是由各秉筆太監分工來做的。

就有點像是一個市長主持全面工作、幾個副市長分管具體工作的格局。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會分管東廠、詔獄(錦衣衛)這些特務機構,除了嘉靖年間那位特別厲害的錦衣衛頭子,其他的錦衣衛指揮使都要給宮裏的公公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