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殺敵

正月十九,大行皇帝駕崩。不到兩日,西北軍報送入乾清宮。換成旁的嗣君這事兒掀不起什麽風浪,畢竟剛剛登位,還是要以穩住朝堂為上,邊疆的事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好在朱厚照監國多年,手中無論是文臣武將皆有心腹,銀兩、糧草、軍馬也多有準備,說句不好聽的就等著這一回了,大明在許多地方還是效率很低,但在朱厚照親自過問的條線上,卻不一樣。

京師到大同走驛道有五百裏地,在古代也一天就能到。但為了傳遞的消息足夠有力量,皇帝派出毛語文親自走了一趟大同和固原。

至三月初九日,京營和楊尚義已經趕了三十來天的路程。路上有兩千多裏,而且冬末春初,道路解凍,泥濘之下根本就走不動。

張永和周尚文等京營八衛都要急死了。靈州城外的韃靼大軍隨時可能退到長城之外,消失於茫茫大漠之中。

他們從慶陽府過清平關抵達安邊所隨後就可以進入寧夏鎮的地界,再過萌城驛,經熙寧、惠安兩堡就能看到石溝城了。

石溝城地處靈州和花馬池中間寬闊地帶的靠後位置,紮那率領一萬兵馬不管靈州,那麽首當其沖面臨威脅的就是石溝城。

楊尚義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線,此時已經抵達定邊營。

邊疆這些地區都是奇奇怪怪的名字,為了防守,歷代邊關主將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修建營所或是城堡,這麽多年下來其實到處都是小堡,當然,大部分作戰能力堪憂就是了。

楊一清在靈州所,但是路上的京營和大明騎兵的行軍路線都在他的腦海裏,他每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接收這方面的軍報然後計算還有多少日子。

越近的時候,其實越是要小心謹慎。

“部堂,石溝城有警!”

下面的人這樣報告,其實是讓楊一清覺得心裏松一口氣,“北虜攻入腹地,他們到底還是輕看了大明,輕看了我。”

皇帝的聖旨:不管從哪裏來的軍隊,此次對韃靼作戰的所有將兵都歸楊一清節制。

“京營已經抵達惠安堡,離石溝城不到兩百裏,齊伯葉(齊承遂字)也已領兵兩萬前往追擊。分別給張公公和齊伯葉傳令,要他們在石溝城合圍紮那部。其余人隨本官出城,救援千牛堡!”

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雪花沾染大地上的鮮血,千牛堡被染成白色,但城外的溪水卻被染成紅色,溪水匯入附近的河流,流向不知名的遠方。

馬榮和自己的大哥馬勝一路從大同趕到寧夏,前幾日楊尚義催得急,他們都要跑死了,但到了寧夏界之後,楊尚義又漸漸放緩了行軍速度,否則所有的力氣都用在趕路上,真的碰到敵人怎麽辦?

馬榮到溪邊打水,只一個照面他便顧不得水壺,直接騎上馬向隊伍的前方趕去,“爹!”

馬蹄高高揚起,風采倒是蠻有風采,但是還是被馬一槐給罵了一頓:“軍營中,誰是你爹?!”

馬榮也不想這些小節了,立馬改口說:“將軍,我看到溪水裏有血!”

不二話,馬一槐馬上去向楊尚義報告。

楊尚義也是當機立斷,“我們應該很近了。你立即帶三千人先行一步!”

……

……

“首領,靈州兵真的率兵來援了!”

火篩哈哈大笑,“這個楊一清,還是適合去養馬!”

因為他已經派了圖克猛領兩萬名勇士在花馬池和靈州所的中間地帶等著他們出來了。他們這幾天看下來,基本上確定明朝的這些邊軍已經不如秦紘在的時候了,那時候秦總督分田地、整軍紀,明朝軍威大震,但部隊這種東西,兩年一放松馬上戰鬥力就下來了。

火篩沒有想過的是,不知不覺中,他已經將自己的兵馬分得七零八落。

但他的目光還是在千牛堡,楊一清親自率兵來援,為的什麽?

“下令,繼續攻擊千牛堡!”

火篩願意不惜代價,前線的攻擊自然就兇猛,到了午後時分,有人過來向他稟報,說千牛堡城門已破。

火篩大為興奮。

一個小堡一個點破了,肯定是防不住大軍的,不管裏面的人、設下多少埋伏陷阱。

“取大刀來!”

火篩騎著高頭大馬在原野之上狂奔,他身後都是部落中最強壯的勇士。

此時的千牛堡就像刺猬一般,被紮了滿身,破破爛爛的城墻再也擋不住韃靼人的步伐,城墻上,一個一個明軍士兵被捅穿身體,然後一腳踹下城墻。

天地之間聲音漸息、生命也漸息……

李冠的頭發也亂了,他的身後是幾個殘兵,身前則是握著彎刀一步步靠近的韃靼士兵,耳朵裏似乎有隱隱約約、奔騰的馬蹄聲。

堡裏面兩個主將都和他說有援軍,他自然十分信了,但是到了現在這種要命的時候,援軍還是一點消息沒有,隨著馬蹄之聲而來的也並不是明軍,而是韃靼這一部落的首領,火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