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帝罷工了!

朱厚照在這件事上沒有什麽特別的陰謀或是陽謀,他只是要自己的想法、意志能夠貫徹下去,作為皇帝,這應該是最基本的。

為此,他與劉健這樣的四朝元老發生了最為激烈的爭鬥,

劉大夏這個先帝寵臣還在大牢裏待著等候發落,現在又輪到了劉健,短短兩個月時間,常理是不應如此密集的下獄重臣。

但乾清宮西暖閣,龍顏震怒也不是假的。

韓文思慮,劉健於性命是無憂的,當今天子雖然嚴厲,但並不殘暴,而且劉大夏、劉健怎麽可能如此密集?

王濟之或許就是考慮這一點,所以才極力規勸。

這個戲,他演得最好。

因為皇帝應該沒有要把劉健怎樣,如果不是呼天搶地的求情,給皇帝一個台階,下面還怎麽演?

“臣附議!”韓貫道思慮再三,還是決定為自己爭一個角色,“劉閣老乃是一時君子,為官清廉,勤於任事,若是免去劉閣老,則不止為天下之損失,亦為陛下之損失。”

朱厚照更加惱火,“你們兩位也要攔著朕嗎?!”

“臣並非要攔著陛下,諫疏乃臣子職責所在,臣忠於陛下,因而才有這番逆耳之言,還請陛下明察!”王鏊深深叩頭。

朱厚照轉向另外一邊,“李閣老、謝閣老,你們兩人怎麽說?”

還能怎麽說?

王鏊、韓文都是皇帝的人,他們都支持劉健繼續擔任首揆,他們本就是閣臣,這個時候難道建議皇帝把劉健罷了?

那傳出去是什麽名聲了。

所以盡管知道皇帝生氣,但也沒辦法,李東陽硬著頭皮回稟,“臣,附議!”

謝遷也是如此。

這樣的反應,朱厚照看在眼裏,其實心裏也想得到。看這氣氛差不多了,他便慘然一笑:“既然如此,那便如你們所說。這皇位,不坐也罷!”

皇帝此言一出,眾人面色皆變。

韓文心中也萬分驚詫:這種話,皇帝總不會和王鏊事先商量好的吧,要不然王鏊膽子也太大了。

而內閣三人、軍機處四人,再加其余尚書全都傻眼,看起來皇帝是‘妥協’了,不再處置劉健,但這份妥協還不知道會引發什麽後果。

劉健這個時候也很難就這麽安心處之,便說道:“老臣深受國恩,忝居首揆,秉政多年,未立寸功,豈敢違逆聖意,失卻人臣本分。臣才疏而德薄,特請陛下允臣歸鄉,於廟堂之外了此殘生!”

這個時候講這話已經是沒有營養的場面話了。

皇帝忽然生出很疲倦的表情,“既然連朕都要聽劉閣老的,你們往後有什麽事也不要往宮裏遞了。四朝元老、兩朝輔臣,劉閣老就是當世的諸葛孔明啊,有什麽事是定不了的?”

劉健可不敢認了這話,如果他是諸葛孔明,那誰是扶不起的劉阿鬥?

“陛下!臣萬不敢有此意!老臣所言所奏之事豈是為己所謀?大明萬裏江山,百兆生民皆系陛下一念之間,陛下少年登基,乃一代英主,孰輕孰重、孰是孰非,必能明悟於心。至於臣,是不是忠心、是不是昏聵,陛下比朝中大臣,更了解臣。”

“那不正好嗎?朝廷有忠臣,就是你劉閣老啊!”

“這……”

劉健啞口無言,皇帝都認了他的話,他還怎麽說?

到了第二天早朝,

宮裏忽然遞出一個條子:今日朕偶感不適,遂令免朝,若有不決之事,請劉閣老酌情定策。

如果是份口諭,那麽一眾臣子還好和劉瑾鬧一鬧。

但這是皇帝白紙黑字寫下來的,

於是一幫大臣全都大眼瞪小眼,雖說免朝之事不應如此隨便,但他們也不能就抗了聖旨,弘治十一年的左順門之變難道忘了?

而且當時和現在不同,現在還有許多大臣是皇帝的心腹,絕對不會幹出那種事的。

這樣,眾臣目光就只能看向內閣,昨日乾清宮龍顏震怒的事,誰不知道?

“閣老,這可如何是好?”李東陽也不好講,其實他心裏想著早就勸你了,你非要和皇帝杠,現在好了,弄得裏外不是人。

“劉公公,陛下是哪裏不適?”謝遷上前,和劉瑾瞎套近乎。

“陛下染了風寒。且陛下知道各位大臣不願離去,因而面諭奴婢,陛下說,劉閣老四朝元老,處事謹慎,朕年紀幼、經歷少,往後就請劉閣老多多辛苦些吧。”

這是什麽意思?劉健吵了一次,反而加恩了?

免朝之後,官員只得各自回去,但到了午後,宮裏又有旨意,皇帝陛下加恩特賜,在劉閣老內閣首揆、華蓋殿大學士的名號之外,又將他的太保升為了太傅。

作為文臣,他應該是頂峰了。

可這官兒卻升的劉健屁股下面火燎火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