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皇帝宿命

其實造一個酒樓對於國力的提升實在有限,但怎麽說呢,的確可以讓一部分百姓因此受益。所以朱厚照還是贊同的。

他當然也想修路,最好能有一條軍事高速路,讓戰略物資直達前線。但硬化路面的技術以及重要的材料水泥,可是個他根本搞不出來的‘高科技產品’。當然,古時候也有利用燒磚來鋪路的,但那種路面平整度實在夠嗆,坐在馬車上行駛能把人隔夜飯都給顛出來。

“借著你造酒樓的想法,朕往下又深想了幾分。如果可以……要不要試試造得高一點。你去書院裏找一個叫左宗呂的人,你給他銀子聘請他,讓他在力學方面幫助你把關。”

“銀子,微臣倒不怕花。但是蓋得高了,臣怕……”

“活人不要被尿憋死,最高的那一層,你說給朕不就是了。難道有誰要和朕爭?”

不過朱厚照可不敢上去,萬一這幫力學門外漢造出一個不穩當的東西,來一個自由解體,那就得不償失了。

他心中想的是,人的主觀力量是不足以推動什麽技術進步的,就像他老是和書院的人強調算學、格物的重要,但搞了半天,他們也找不到什麽方向。

市場的力量其實才強大。

比如說梅懷古若是把這個高樓給弄火了,朝廷從政策層面再一鼓勵,那麽金錢自然就會驅動人去模仿、超越,造出更高的樓。這時候就會對建造高樓的基礎知識提出要求,從而形成推動力。

也許在他活著的時候,還瞧不出什麽明顯的效用。但是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意義非凡。

其實類似這種由市場的力量去推動技術的發展,在南方已經有了。

梅可甲奉命建一個造船廠,他還有出海做生意的資格,自然是想要大一點的船,安全不說,往來運送的貨物也多,原來跑三趟的,換了船以後只用跑兩趟,這不好麽?多出來的空間,還可以裝一些武器。

原先中國人的習慣是憑經驗做事,但書院裏力求要解釋這種現象。

反正怎麽說呢,撞大運吧。也許什麽時候能崩個牛人出來,也許幾十年都不會有什麽變化。科學發展從來都不是線性的,它會停滯,並等待下一個猛人的出現。

而皇帝的這個話題聽在梅懷古的心裏,大約可以用上‘無力吐槽’這四個字。氛圍都給您襯托在這裏了,結果門一關,您還是和我說治國……

……

退出去的梅府裏人,也大多不知所以。

梅夫人更是對古氏橫眉冷對,皇帝眼界自然是高的,看不上那不是人家的問題,是你們的問題。原本她也想攀上這門親戚,現在竹籃打水一場空,希望之後的失望很難叫往日就互相生厭的人忽然間做到相互理解。

懷笑低下了頭,眼眶紅了不少,嫩滑的小嘴撅著,她還是個女孩子,你叫她心中怎麽想?她是姐姐,往日裏是強勢、做主的人,可面對這種局面也說不出話來。

懷顏雖然活潑,但實際上軟糯膽小,如果沒有家人在,她面對生人是一句話也不敢講的那種。她也大抵是心大,這個時候沒有如喪考妣一般,只是有些魂不守舍。

她們的娘親古氏只覺得真是丟了太大的臉,她自己倒沒什麽,主要這兩個女兒往後在梅府還怎麽擡頭?

“夫人,”古氏從未覺得梅夫人的目光如此紮人,“若是要責罰,便是罰我這為娘的吧。”

梅夫人什麽也沒說,只淡淡得掃了一眼便去了後院之中。跟隨她的其他下人也沒什麽好眼色。

之後古氏拉著兩個女兒回到了自己的偏院,等到進了屋,關上門,那雙巧目一合,便是兩行淚劃過古氏的臉頰,“我苦命的笑兒和顏兒……娘帶你們來了世上,卻什麽也做不了……娘對不起你們。”

懷笑大一些,略懂事,情緒到此,她也沒能忍住眼淚,“娘,你不要這樣講。是我和妹妹的錯,不受皇上的喜,都怪我們兩個生得不好看。”

她擦著眼淚,心中無限委屈。

其實從小到大,旁人都是說她們好看的,難不成宮裏真的是匯集了天下間最好看的人嗎?

“……反正我和懷顏這樣也嫁不出去了,待在梅府也是受人冷眼,不如娘帶我們出去。說是現在皇上想著百姓,人人都有一口飯吃,想來,我們辛苦些,但掙些幹凈錢也餓不死。”

古氏是成年的人了,沒有大小姐一般的幻想。

外面哪裏是那麽好待的,別的不說,就是這姐妹兩人的相貌引來懷遠伯便嚇壞了她。躲在梅府至少安全,出去萬一給其他壞人盯上了怎麽辦?

“……還是等你們爹爹回來再說吧。”

只能是先這樣了,於是母女三人又抱在一起哭。哭完了情緒去了,也能好些。就是懷顏始終神遊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