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贛巡撫

天亮了。

今日的京師與往日有些不同,城門一開後,陸陸續續的就有各地的官員入城。

月余之前,朝廷有聖旨,陜西、湖廣、江西、廣東、貴州五省的巡撫並三司,入京述職,並朝見皇帝陛下。

朱厚照當了皇帝以來,還不怎麽熟悉這幾個省份的省級官員,這是他不太能夠接受的。所以哪怕會有些折騰,也要讓他們過來一趟。

而新皇帝也通過這一道聖意向天下人展現出意圖勵精圖治的銳氣。

因為以往時候,新君並不會以如此方式召見臣子。

況且,當今聖上召見臣子之頻繁,涉足政務之深刻,都遠遠超過以往時候。哪怕是有仁君之名的孝宗皇帝,也有不如。

在此之前,詹事府裏楊廷和、王華任過山東布政司,費宏現任四川布政使。侍從室裏,豐熙已到福建赴任,郭尚坤則去了應天府。

京官出去,地方官進京。

怎樣看,禮部說的所謂省級官員培訓班都不是一般的流程性事務。

哪怕政治敏感性再低,看到朝廷這麽多的動作也該知道,這其中是體現了皇帝對這一層級的官員特別重視。

所以說這次進京,還不知多少人的命運將會改變。他們這些見皇帝的機會實在不多,這次肯定是要好好珍惜的。

至於北鎮撫司是抓人也好、死人也好,都影響不了現在朝堂朝氣蓬勃的氛圍。

所以實際上這些人入京,都帶著振奮的勁頭,想著新朝初立之時,能夠簡在帝心、有所作為。

於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跑官’現象的集中爆發。

入京的官員自己有隨從人員,此外進京一趟老師要送禮、各部的堂官也不能忽視,所以大馬車、小馬車幾十輛,搞的這年頭的大明還來了個堵車的奇觀。

嚴嵩早晨開門便收了帖子,打開一瞧,他已心領神會。便是一直欣賞且照顧他的南贛巡撫趙慎到了。

嚴嵩十九歲中舉人。這種資質,一般都會有人願意培養他。

明朝官員之間這種師徒關系大部分時候是要超越所謂的同鄉的。

所以趙慎到,嚴嵩怎樣也要去拜會一下。

趙慎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官員,在整個大明官員的清流體系中,他不是特別出名,只是原先熬年頭去當過江西的按察使,因為特別擅長辦案,所以又被推薦到南贛巡撫這個位置上。

江西這個地方有些特別。本身就是有巡撫的,全稱叫巡撫江西都禦史。

弘治八年的時候,朝廷又設南贛巡撫,全稱是巡撫南贛汀韶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當時設置這個職務的目的,是因為南贛實在太亂了。

明朝時,這個四省交接的地方地廣人稀、瘴氣彌漫,本來是不需要特意設個巡撫的,但是到明中期,也就是弘治這會兒,土地兼並嚴重,太多的老百姓沒了活路,就只能往這裏鉆。

鉆的多了,這種四不管地帶土匪又非常多。

所以當時是為了剿匪,才臨時設置了個南贛巡撫。

趙慎沒多大的名氣,於是就這樣任了一個臨時巡撫、上面還有個巡撫的巡撫,說起來多少是有點尷尬。

最尷尬的是,弘治八年至今日,朝中君臣用心,也許沒提高社會生產力,但至少沒再折騰,所以恩威並用之下,南贛地區的匪患情況已經大為改觀。

所以歷史上這個巡撫就在弘治十八年被撤銷了。直到正德五年,當時朝廷大亂、南贛匪患又嚴重,所以又復設了這個職位,這一次,幹這份苦差事的叫王陽明。

而對於現在的趙慎來說,他的前途還是不知道在何方。

他們不是怕‘失業’,是怕被‘遺忘’。

不過到了京師趙慎就聽說當時認識的嚴嵩不僅高中探花,而且還得皇帝重用入了侍從室,這樣,如何也得請他一敘了。

嚴嵩到的時候已是傍晚,白天無故‘不上班’,這個事情皇帝之前可是整治過的。

推開院門就看到一株桃樹,桃樹之下是一方石桌石凳,上面擺著茶具,兩邊各有兩只深棕色的杯子,有個小丫鬟正在清洗擺放。

姑娘家看到嚴嵩,矮身行禮,並問:“可是來尋趙中丞的嚴侍從?”

“正是。敢問中丞何在?”

“請稍坐。這便去請了中丞過來。”

嚴嵩聽她喊中丞,心裏頭都有些替自己這位有些老師味道的友人膩歪,那感覺就好像後世……明明是個副總經理,結果人人叫你xx總。也不知道那些人聽了自己心裏啥感覺。

過後不久,屋裏走出一個瘦削男子,他五官極端正,雙眼皮、翹鼻梁,嘴巴不凸不歪,烏發濃密,臉型板正,也就是年紀大了,年輕時候想必也是十裏八鄉的俊後生。

“惟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