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知道了也當不知道

“牟指揮使?”

嚴嵩有些不敢相信趙慎口中說出的這個名字。

加刑部侍郎銜的趙慎負責調查詹秀山等暴死詔獄一案,到如今月余時間已過。這個以善於緝捕出名的官員已經小有進展。

當日引蛇出洞的招數還是起作用的,去了順天府以後,牟斌這邊肯定是派人跟著他。

趙慎調遣人手做了埋伏,抓了四個人,跑了三個,可惜沒有一個活口。

不是他殺的,而是這幫人自己吞藥自盡。

所以牟斌這個名字其實是趙慎猜出來的。

但趙慎對自己的判斷很堅定,他看著嚴嵩的臉說:“為師知道你肯定有些驚訝,不過除了此人,我實在想不到朝堂之上還有誰有這樣的能耐。”

“能在毛語文看管的詔獄之中殺人,

能殺人殺得如此幹凈,讓毛語文都抓不住把柄,

事後派來的人更是死士。想來想去,這類行事手段和本領都只有錦衣衛自己才做得出來,而在錦衣衛之中能瞞住毛語文做這些事的,除了牟斌,還能有誰?”

嚴嵩始終不解,“可牟指揮使為何要做這麽做?陛下的心思是要以詹秀山等人為魚餌繼續深查,他怎麽敢違背聖意就這樣殺人滅口?”

這一點趙慎想不明白,他搖了搖頭,“也許是有我們不知道的內情。”

“那……老師要和陛下稟報嗎?”

趙慎站了起來,負著手來會走,過了好一會兒,他似乎是終於想好了,“這件事,不是我不稟報,而是不好稟報。其一,牟斌是錦衣衛指揮使,陛下身邊的重臣之一,如今我沒有憑據、只有猜測,這如何能給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定罪?其二,牟指揮使與外臣關系融洽,人緣極佳,而他的身後就是毛語文那樣的酷吏,若我無憑無據便指罪於他,便是有助紂為虐的嫌疑,我初入京師,如此行事,實為不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趙慎鎖著眉頭,眼神中閃爍著某種大膽的色彩,“陛下,並不想在這個時候撤換錦衣衛指揮使。我們,不可壞陛下的節奏。”

嚴嵩雖然天分還好,但是畢竟沒有多年的為官生涯,他不理解這第三點,“老師如何得知,陛下不欲更換錦衣衛指揮使?”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的臣子之中,劉時雍進了監獄,劉希賢去了山東,現如今陛下更是連錦衣衛都可以改組,那麽指揮使撤換根本就是陛下一念之間的事,也就是說什麽時候想就什麽時候做。而現在沒有做,那就是不想做。”

這樣一份揣摩上意的本領其實已經略微突破了嚴嵩說能想到的上限。他聽著驚訝,但細想起來其實也完全講得通。

“如果陛下不是英睿之君,為師這樣想就是毫無意義,可陛下偏偏天縱之才,做什麽、不做什麽都有其目的。總不至於,陛下忘了朝堂上還有錦衣衛吧?”

也就是說皇帝是故意不換的。

“可問題在於,陛下當初交代下來,是說此案要深查,無論查到誰,上至親王、下至胥吏,全都不會饒恕。”

這話也不假。

趙慎笑了笑,“惟中,當初陛下讓你混入詹秀山等人之中尋找他們貪腐的證據,對吧?”

“不錯。”

“這就奇怪了,陛下向來厭惡官員貪墨,這幾個還都是貪官,陛下大張旗鼓難道是要為這些人伸張正義?”

“這……”

“原先我也想不明白,可隨著詹秀山的案子查下去,我便越相信自己的猜測,因為詹秀山的貪墨銀子的源頭,如今看來不是江西就是浙江,詹氏宗族之中,也還有一人在浙江寧波府任通判的,這幫人狼狽為奸,互通有無,應當是慣犯。”

“如果這一點想得到,你再想想浙閩總督、想想福建官場的動蕩……難道還不明白嗎?陛下並非是要查案,而是要以一種威脅的姿態撲向東南。所以這種時候,有殺人嫌疑的毛語文連人都不在京中,說到底,關於誰殺了詹秀山,陛下是半分都不在乎。”

嚴嵩忽然間頓悟了一般,呢喃著說:“老師真是大才……侍從室負責記錄陛下交代過的重要事項,這是防止忘記。但陛下本身博聞強記,重要的事幾乎是不會忽略的。然而到目前為止,陛下從未問起過老師查案的進展。”

“不僅陛下不問。京裏原先憤怒的官員也不再問了!既然我看得出來陛下是欲借此大做文章,其他人應當也看的出來,即便看不出來,毛語文在江西活動,這還不夠明顯嗎?只可惜……為時晚矣。從陛下在奉天門當著百官的面正式的說此案一定要徹查到底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不管當初那些憤怒的官員如何往回找補,

那天的事情是切切實實發生的。皇帝表過態。大臣也表過態。